大数据时代数据适用必需设施原理的反垄断法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dy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来源、类型、存储方式、规模等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数据的价值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其逐渐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重要资源。在此背景下,关于数据开放及共享的竞争法案件层出不穷,而HiQ Labs v.LinkedIn等典型案件则引发了数据如何适用反垄断法必需设施原理的问题,包括数据是否有必要适用必需设施原理及何为其界定思路及构成要件等三个层面上的问题,已经成为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实际上,数据具有适用必需设施原理的反垄断法基础,其不仅具有市场反馈、预测功能和激发创新功能,也易被经营者使用数据封锁的手段增设过高及不必要的市场壁垒,排除、限制竞争。而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在于通过共享实现创新升级,因而明确数据如何适用必需设施原理实际上是使具有必需设施特征的数据得以开放从而促进竞争与创新,消除数据市场壁垒。而由于必需设施原理自身具有的争议性,数据价值的不确定性,数据行业的动态竞争及所处的初级发展阶段,需要采用“谨慎适用”的界定思路。同时,“谨慎适用”的界定思路应以比例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为边界。且通过分析必需设施原理的传统构成要件及结合数据行业的特殊性,数据适用必需设施原理应为五个构成要件,包括数据控制者和申请数据接入者为间接竞争关系;被拒绝开放的数据为下游市场实施有效竞争所必需;数据的获取难以复制;开放具有可行性;拒绝开放数据无正当理由。针对上述问题,立法上应注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在反垄断法上确立必需设施原理、完善必需设施原理的定价机制、明确数据的权属问题、加强数据开放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执法和司法应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完善:注重经济分析、协调好数据监管与反垄断法适用之间的关系、秉持“个案分析”的思维,以此来解决大数据时代数据适用必需设施原理的难题,从而促进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数据产业及反垄断法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日益增多,例如体育竞赛、演唱会、文化节和展览等,大型活动会引起大量人群的集散,同时节假日期间,人民选择出游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在很小的区域会引起大规模的出行,这些都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突发客流,而突发大客流将给密集场所运营组织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虽然发生突发大客流的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却很难应对解决,如何能够实施有效的客流优化控制
语言和情感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内容,与咨询过程、结果紧密相关。随着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语言探索和词频统计(Language Inquiry and Word Count,LIWC)被广泛用于探索语言使用的心理意义。情感倾向分析(Sentiment Analysis)能够自动化挖掘文本的情感态度。本研究将LIWC和情感倾向分析运用于中文情境的心理咨询文本中,并考察当事人的语言使用和情感倾向对当事人症状的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在线学习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与认可,但也发现了在线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线学习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学习者面临着“数据泛滥”、“知识迷航”的威胁。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逐步融入到学习生活的今天,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资源的推荐,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成为研究者热点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将自适应学习平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自适应学习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MAC),再与磺化木质素(SL)酚羟基反应,合成了木质素两性表面活性剂LAS。通过正交
幼儿园要注重探索家园沟通、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寻求适宜的沟通方式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整体质量。文章针对农村双语教育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已超越了其他工业化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后,改革进程中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机动车持有量的迅速增加和工业、家庭不清洁燃料的使用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多种大气污染防治举措并初显成效,但是我国空气质量水平在世界上的排名仍然十分靠后。据《2018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