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粮食和木材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因此,深入探讨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气象、植被、土壤、NDVI和统计数据等,结合InVEST和CASA模型,对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东北地区供给服务(粮食产量、产水量)、调节服务(生长季NPP)和支持服务(生境质量)时空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进行评估。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1990-2010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格局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森林、草地、水体及未利用地面积下降,另一方面灌木林地、农田及建设用地面积则呈上升趋势,其中除建设用地的变化速率保持恒定外,其它土地类型在2000-2010年间的变化速率明显低于1990-2000年间的变化速率;不仅如此,研究区景观格局呈现出进一步破碎化的态势、斑块间连通性持续降低。 (2)相比于1990年,2000年东北地区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均发生一定程度的退化,其中产水量退化最为严重(-31.72%),其次为粮食产量(-5.77%)、生长季NPP(-3.63%)、生境质量(-1.75%);2000-2010年,除生境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外(-0.16%),其它三种生态系统服务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粮食产量提升最为明显(106.44%)、其次为产水量(68.31%)、生长季NPP(3.03%)。 (3)在空间尺度上,东北地区产水量表现出东南区域较高,其它区域相对较低的空间分布模式;粮食产量空间分布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向心增加趋势,既中部地区粮食产量较高,其它区域粮食产量相对较低;除此之外,生长季NPP和生境质量空间分布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出东部、北部山区较高,而西部、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区相对较低的空间分布模式。1990-2010年二十年内,上述四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虽产生了相应的变动和迁移,但总体格局基本保持稳定。 (4)皮尔逊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降水是导致东北地区产水量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研究区产水量的影响较小。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主要铁路和公路作为研究区影响生境质量的主要威胁源,其中耕地对生境质量退化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农村居民点、未利用地;除此之外,在景观尺度上,影响生境质量指数的景观指数较多,其中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与生境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其它指数(斑块密度、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一性指数)与生境质量呈负相关。 (5)对东北地区产水量、粮食产量、生长季NPP和生境质量协同与权衡关系进行分析表明:高协同区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该区域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均较高,应重点进行保护;低协同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该区域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均较低,应进行重点恢复;强权衡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该区域粮食产量较高,其它服务均较低,应规划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弱权衡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该区域生境质量、产水量、生长季NPP较高,而粮食产量较低,应规划为东北重要的生态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