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级(Hierarchy)普遍存在于群居动物和非人灵长类中,等级优势往往会影响动物对食物资源,空间资源以及交配资源的占有。而在群居生活中,不同等级的动物通常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增强自身的适合度。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作为一种典型的群居动物,由多个一雄多雌单元(One-male multi-female unit,OMU)组成特殊的重层社会结构(Multi-level society),不同的单元间具有明显的社会等级。在食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金丝猴群内个体间食物竞争压力比较大,面对食物竞争压力,不同等级的个体往往会采取不同的食物竞争方式。研究不同等级个体的取食策略与食物竞争方式对于揭示重层社会中竞争合作模式以及社群得结构变化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认识川金丝猴繁殖群内部的竞争合作机制,进而揭示雌性在雄性竞争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对栖息在陕西周至国家自然保护区玉皇庙地区内的一个川金丝猴社群(贡泥沟社群)中繁殖群内5只高等级雄性和5只低等级雄性进行全天(8:00-18:00)的跟踪观察。我们采用焦点动物取样,全事件记录法和行为记录法对目标个体进行跟踪观察。主要记录其全天活动分配(休息,移动,取食和社会行为),其中对取食进行量化。研究期间,共记录了42天的野外数据,共计424小时,平均每天观察时间10.10±0.07h,记录到236次单元间的攻击屈服数据。对其日常活动行为、个体关系和能量摄入研究,结果发现:高等级的个体在能量摄入上明显高于低等级(Linear mixed models,LMM,F1,6.18=25.68,P<0.05)。高等级个体在投食食物的取食上花费较长的时间(F1,7.18=26.07,P=0.001),并且在取食量上显著高于低等级个体(F1,6.18=60.21,P<0.001)。相反,在取食自然食物上,低等级的个体花费较长的时间(F1,7.45=19.94,P<0.05)。但是高等级和低等级个体对自然食物取食的速率(单位时间内取食食物的干物质量g/h)和量上没有差异(取食速率:F1,5.23=0.003,P=0.96;取食量:F1,5.18=0.02,P=0.89)。我们对不同等级雄性个体投入积极社会行为(包括理毛,被理毛,交配,拥抱)所花费时间的比例进行分析发现,高等级的雄性个体比起低等级个体投入较长的时间在积极的社会行为上(F1,5.32=9.31,P=0.026)。在积极的社会行为中,研究发现高等级的个体投入更多的时间在理毛和拥抱上(理毛:F1,7.34=14.75,P<0.01;拥抱:F1,6.18=5.87,P<0.05),以维系与雌性的关系。对于单元内雌性是否参与攻击打斗进行分析发现,不论单元主雄作为打斗的主动发起者还是接受者,不同等级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发起者一方: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GLMM:x12=2.05,P=0.15;接受者一方:GLMM:x12=1.92,P=0.17)。对于有雌性参与的所有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每次参与的雌性数量,不论在主动发起攻击的一方还是在接受攻击的一方,不同等级之间依然没有显著差异(发起者一方:LMM:F1,28.13=0.07,P=0.79;接受者一方:F1,7.67=3.02,P=0.12)。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金丝猴繁殖群中,高等级的雄性个体通常会通过他的优势等级来获得优质食物,节省了取食的时间,进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对单元内雌性进行社会行为,从而使高等级的单元比起低等级单元具有较强的社会凝聚力;而社会凝聚力的增强,并不是直接表现在雌性对雄性打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