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然产物Tetramic acids的新型除草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etramic acid(2,4-吡咯烷二酮)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结构中,早在二十世纪初就为人们所熟知。植物毒性研究显示:该类天然产物不仅对光合自养型生物如蓝藻、绿藻等表现出植物毒性,还对包括杂草和农作物在内的许多高等植物表现出植物毒性。因此,本论文以此类天然产物为先导进行了新型除草剂的创制研究。   (1)为了研究L-Tenuazonic acid(TeA,3-乙酰基-5-仲丁基-2,4-吡咯烷二酮)结构中4位取代基对除草活性的影响,本论文结合3-取代氨基-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4-氨基取代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显示该类化合物不表现或者只表现出弱的除草活性,这说明β-三酮结构对除草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能轻易变动。   (2)有关1,3-环己二酮类除草剂(如磺草酮和甲基磺草酮)和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研究表明:并存的三酮结构和苯甲酰结构对除草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重要性及苯环上取代基电子效应对活性的影响,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烷基-2,4-哌啶二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显示当3位苯甲酰基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发生变化时,除草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这说明除草活性不仅与苯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有关,还与取代基的种类有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优化出的高活性化合物4-羟基-3-(2-甲砜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1-丙基-2-哌啶酮(4-9c)在3.125克/亩剂量下对油菜仍表现出93%茎叶处理除草活性。   (3)为了进一步研究苯甲酰结构对除草活性的影响,本论文将3位的苯甲酰基衍生为酰腙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4-羟基-3-腙甲酰基-2-喹啉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显示该类化合物表现出除草活性,但整体水平不高,这说明3-酰腙结构的存在降低了除草活性,也从反面说明了3-苯甲酰基对除草活性的必要性。   (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论文进一步结合文献研究成果和天然产物结构特点,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酰亚胺类4-羟基-2-喹啉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显示3位亚胺结构的存在对除草活性有利,但亚胺结构和苯环并存构成苯甲酰亚胺结构时对除草活性不利。3位取代基为烷基酰亚胺时,结构中酰基链越短、位阻越小对除草活性越有利,甲基为最佳;氨基链链长越短(丙基为下限)、支链越多、α位甲基越多对除草活性越有利,以叔丁基和1-甲基苄基为最佳。尤其,优化出的高活性化合物4-羟基-3-(N-叔丁基乙酰亚胺基)-2-喹啉酮(6.3-3e)在6.25克/亩剂量下对单子叶植物马唐仍表现出85%的茎叶处理除草活性,高活性化合物4-羟基-3-(N-1-甲基苄基乙酰亚胺基)-2-喹啉酮(6.3-3n)在6.25克/亩剂量下对双子叶植物苋菜仍表现出88%的茎叶处理除草活性。   (5)为了系统研究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本论文还进行了杀虫、杀菌和抗癌等生物活性研究,发现目标化合物表现出广谱的生物活性,部分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较好。  
其他文献
红磷作为电极材料理论比容量达2596 mAh/g,相比于商用锂离子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容量优势。但其电导率低,相应的电化学性能较差。本文利用多孔碳材料作为导电基底,并利用多孔结构
钴、镍、锌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金属离子,对生理过程有多方面的影响,建立对它们的识别与微量检测方法在生命和环境科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卟啉类化合物是一种理想的荧光染料,具有大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磁、光、热、催化、电性能等,近些年被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储氢、光催化、传感器、锂离子电池、光电材料、纳米装置等领域。科学人员的研
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背都不用了。  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实在是太累,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
期刊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⑴agelastatinA属于吡咯-咪唑类海洋生物碱。它不仅结构新颖,而且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因此,该天然产物一经问世就吸引了众多合成化学家的兴趣。迄今为止,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作为一种痕量元素分析的强有力工具,具有分析速度快、检出限极低、线性范围宽、多元素同时检测等其他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已在地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