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式除湿换热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q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显热负荷处理能力,基于固体吸附除湿材料发展的除湿空调具有良好的潜热负荷调节能力。本文通过将吸附干燥材料涂覆并固化于传统翅片换热器的空气换热表面,提出再生式除湿换热器(简称除湿换热器)的概念。通过理论分析表明除湿换热器可有效结合传统空调系统的显热负荷以及除湿系统的潜热负荷处理能力,在克服吸附热对除湿过程不利影响的同时,实现热湿负荷的分开处理,同时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的优势。   本文通过实验比较,确定优化的干燥剂金属基涂敷工艺并完成干燥剂材料的优选。在此基础上,建立除湿换热器性能测试平台,选用硅胶和吸水树脂做为干燥剂进行性能测试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在证明理论分析的同时,表明硅胶除湿换热器的性能优于吸水树脂除湿换热器。并在测试工况下分析了主要运行参数对除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论文发展建立了可以准确预测除湿换热器性能的一维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建立模型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5%。模拟结果显示除湿过程的控制时间是一个决定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在ARI夏季和潮湿工况下,当再生温度在50.80℃之间时,通过合理的控制,除湿换热器可为室内环境提供满意的送风,最大冷量分别可以达到3.5kW和3.4 kW。此外,发现除湿换热器的传热传质性能随翅片间距和铜管外径的减小而提高。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提出并证明将除湿换热器应用于太阳能空调系统和传统热泵系统中的想法。通过模拟表明采用太阳能驱动的除湿换热器空调系统在模拟的温和工况下,太阳能除湿利用率的范围约为10%-30%。在我国南方高湿地区,太阳能除湿利用率要高于30%。
其他文献
该文以软件工程中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逐步分解的结构化思想作为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方法指导;以实体-联系模型和规范化理论作为数据库设计的思维工具,将系统总体结构设
不锈钢焊接烟尘中含有大量的特征元素Cr,其中就包含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列入致癌物的六价铬(Cr(Ⅵ))。关于Cr(Ⅵ)的标准,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推荐在一周42小
该文对纳米氧化铝粒子复合聚脂改性环氧树脂新型体系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体系内应力及声悬浮制备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分散纳米粒子的二元基体-聚酯复合
学位
场发射阴极是真空微电子器件的核心部件,为微电子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Al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因为具有小或者负的电子亲和势,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一种很
老爸是个暴脾气,说话嗓门大.而且他在家中是“绝对权威”,稍不顺意,他就会吼起来.他的吼声震天,邻居们都听得见.小时候我们出门,时常会有邻居问:“谁又惹你爸生气了?”
期刊
我国低品位热能资源非常丰富,因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大量的低品位热能资源(余热/废热/可再生能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极大地能源浪费,高效回收利用这些
该文采用KDC法制备了钛酸钾纤维、水热法制备了钛酸钡纤维和纳米粉,并发现直接采用水热法制得的钛酸钡为立方相,经1200℃灼烧后转变为四方盯结构.采用XRD、TEM和SEM对产物进
该文企图打破这种固定匹配的束缚,从而能分别控制电弧热和电弧力,使射滴过渡有更宽的电流区间,突破常规MIG/MAG焊的局限性.利用振动送丝产生不受电流决定的附加机械力来强迫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