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低,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差,一直是制约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生存、获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既有成本意识淡化,成本控制力弱化的原因,更多的是成本管理理论、内容、方法和体系过于僵化老化,缺乏系统性,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成本管理系统的改进和创新,以实现成本管理理论、内容、方法的系统化,从而实现创造成本优势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目标。
本文改进成本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成本管理观念的束缚,将经营机制和市场机制融入成本管理系统,形成成本经营机制,同时将成本管理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拓展,树立源流管理和作业管理的观念;另一方面,在进行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的改进时,需要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并运用新的管理理念(作业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创新,从而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
本文立足于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从三个方面——决策规划系统、核算系统和控制考核系统详细阐述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的改进,着手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系统。决策规划系统强调企业成本的决策属性,通过投资前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确定影响成本的各类因素(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和多样性等),并做出合理规划以构筑一个良好的成本态势。之后通过目标成本决策,把成本控制的重心由制造阶段转移到设计阶段,从设计源头控制成本的发生,以降低后续制造阶段的无谓浪费。核算系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相关的成本信息,是正确进行决策的信息源。成本信息的准确与否在于企业的制造费用是否被合理分配,由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准确地分配制造费用,在制造费用比重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其缺陷一览无遗。所以本文借鉴科学的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构建了以作业为中介的成本核算系统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控制考核系统则利用先进的作业管理理念对传统的标准成本系统和责任成本系统进行改进。这两种传统的成本控制系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都面临着一个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应用基础不能适应现代经营环境。因此本文通过将作业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形成以作业为基础的标准成本系统和责任成本系统,使两种方法再次焕发生机,提高其成本控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