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马多在各种类型的致痛实验中均具有明确的镇痛效应,且呈剂量依赖性,包括大(小)鼠的热板测痛法、辐射-热甩尾反射、化学致痛物质所致的翻滚反应和福尔马林实验。其阿片样和非阿片样的作用机制协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下行抑制通路,调节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性。 目的:c-fos原癌基因的蛋白产物可作为评价镇痛效应的形态学指标。本实验使用Fos表达为生化指标并结合行为学依据,验证曲马多能否降低福尔马林疼痛模型的脊髓中枢敏感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清醒大鼠右后爪掌心皮下注射100微升5%的福尔马林。在福尔马林注射前10分钟,各组分别在颈背部皮下注射曲马多2.5,5,10,20mg/kg或生理盐水。为了证实曲马多有无预先镇痛效应,另设一伤害刺激后给药组,即福尔马林刺激后10分钟,皮下注射曲马多10mg/kgo在行为学观察时,计数福尔马林注射后0-60分钟内舔/咬注射爪的时间。2小时后将大鼠处死、心脏灌注,取出腰3-5脊髓节段,冰冻切片,片厚30μm。用特异性兔抗大鼠c-fos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背角Fos样免疫反应(FLI)阳性细胞的变化情况。为了探讨曲马多可能的作用机理,另做NADPH-d组化反应、曲马多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F。S蛋白、一氧化氮合酶、生长抑素的影响FOS/NADPHA双标及生长抑素u)兔疫细胞反应并观察相应指标在脊髓上的变化情况。 结果:门)福尔马林痛刺激诱发的FOS样免疫反应oLI)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与痛刺激同侧的脊髓浅层(l呵层)及颈部(V-W层厂这结果与以往诸多报道一致。Q)曲马多显著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疼痛反应,并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脊髓背角FLI阳性细胞数。在5吧儿g。10mg八g、20峪八g曲马多预先给药组,FLI阳性细胞数分别是生理盐水福尔马林组 86.09%(P<0.05)、60.75%(P<0.01)、38.04%(P<0.01)。 门)曲马多预先给药组在抑制痛反应和 FO S表达方面均优于痛刺激后给药组(P<0.05)。(4)10mg/kg和 20。g/kg曲马多预先给药组,与痛刺激同侧的脊髓NADPHd阳性神经元*“/NADPHd双标神经元及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uon*I)阳性细胞均有减少,同生理盐水福尔马林组 .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门)曲马多k.C.)可抑制福尔马林疼痛反应及脊髓 F“表达,并有量效关系;Q)曲马多预先给药,抗伤害作用更好;门)曲马多通过加强脑干下行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抑制外周痛觉信号在脊髓水平的传入,达到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