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形仿生鳍的机器人减摇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p1012m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资源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已经发展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目标。同时,作为一种在海洋开发和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载体,海洋机器人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海洋机器人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保护地球上的海洋资源,以及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来为人类服务。由于工程作业时的实际需要,海洋机器人将不可避免的在水面及近水面操作,因此,对水面、近水面机器人的研究和设计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当海洋机器人在近水面低速航行作业时,与处于深海时不同,将受到近水面波浪的干扰。在这些扰动的作用下,机器人将产生摇摆运动,使其姿态平衡受到影响,进而威胁到机器人的工作及安全性能。由于海洋机器人具有航行速度过低、自身形体结构特殊及体积较小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结合仿生学理论及变形鳍技术的新型减摇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更高的升力产生效率,同时能量消耗较小,适用于海洋机器人近水面低速航行时的姿态控制。为研究海洋机器人在近水面时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首先对机器人6自由度运动模型进行了分析。为简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便于对被控对象的分析,将系统方程在平衡点处线性化,建立具有状态空间形式的海洋机器人近水面运动方程。在对机器人外形结构进行简化的基础上,对近水面波浪干扰力及力矩进行理论分析,利用Morison方程建立干扰力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值仿真确定海浪干扰对机器人的深度干扰范围。利用解耦及线性化方法建立用于横摇减摇控制的海洋机器人横摇运动模型。阐述海洋机器人在近水面低速航行时的横摇减摇原理,结合变结构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反馈线性化方法及非线性跟踪控制理论,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横摇减摇控制策略。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解决了在海洋机器人横摇减摇控制中,由于海浪干扰的随机性及变形仿生鳍升力模型非线性所带来的具体控制设计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稳定性及有效性。进一步,考虑由于水动力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对系统模型的影响,建立海洋机器人横摇、艏摇及横荡相耦合的水平面运动模型。依据舵、鳍联合控制原理,并结合自适应机制及Terminal滑模控制原理,设计针对海洋机器人航向及横摇姿态的综合控制器。建立基于航行阻力及能量消耗的性能指标,利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实现减摇控制效果及能量消耗的综合最优。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是稳定的,且在保持一定的减摇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小了系统能量消耗。
其他文献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尤其是其中的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强调机器学习推广和泛化能力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是继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后机
<正>·开展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研究,在医改中鼓励提供与利用中医药服务研究·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探索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基本规律,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凸现,我们必须在全球视野中认识和阐释现代农业,要借鉴国际经验,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寻求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之途径。
随着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成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结构形式,而受力合理、施工方便的接缝节点设计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也是决定该结构形式能否推广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接缝节点以湿式连接为主,利用预制构件间节点区域钢筋相互连接,然后现浇混凝土或者灌浆材料将预制构件连接为整体,但是这类连接形式会面临钢筋碰撞、后浇区域不密实等问题。研
潘鸣啸,原名Mich elBonnin,法国汉学家,在巴黎获哲学学士、中国语言与文化学硕士及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当代史,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当代社会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应把人才振兴置于首位.强化人才振兴,才能确保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目前乡村振兴仍然存在乡村人才外流、基层组织后备力量不足
本文立足于会计职业及会计道德定义,首先详细叙述了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然后根据我国目前会计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找出导致道德缺失的因素,最后为解决我国会计从
广州市的小企业凭着自己的优势,成为了广州市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但同时也要看到,自身要发展壮大,为广州市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则是唯一的选择。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颁布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独创性的制定了劳动争议一裁终局制度,但自劳动争议一裁终局制度实施以来,因其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在
本文简述了山岭隧道水文地质勘测中,应用同位素氚测试法,通过计算地下水生成的相对年龄、帮助了解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及判定构造控制地下水水量的水文地质特征,计算地下水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