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多事之秋。一名叫郭美美的女子在网上炫富将中国官办慈善机构中国红十字会拖入社会舆论的泥潭。这一事件也说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将任重而道远。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增加就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优化社会治理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非营利组织特别是慈善类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中国遭遇困境,其原因,一方面来自非营利组织这种组织形态,存在慈善不足、组织发展与项目进行中的父权心态、非营利组织的业余性等原因。志愿失灵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中国目前的现实社会环境:非营利组织找到挂靠单位完成注册、获得合法身份非常困难,没有稳定的项目资金来源渠道。
社会企业这种社会管理创新形式的组织的出现,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社会企业相较传统非营利组织,注册程序相对简单,并且通过自身的营利活动获得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但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商业性与公益性的悖论以及社会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促进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健康发展需要完成以下政策措施:更新与改革社会企业的注册登记与管理体制,明确社会企业的非营利社会组织属性,拓宽社会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市场空间等措施。
本文以非营利组织管理与社会企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爱德基金会爱德面包坊为例,将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有中国特色的慈善困境和志愿失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系统地研究。
本文首先从中国目前的慈善困境谈起,从困境到求索到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企业转型,并探究社会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期对社会企业这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以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