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诠释学在近些年的翻译研究中越发凸显其现实意义。诠释学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视为艺术。德国诠释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以视域融合原则阐释文学翻译活动,强调任何人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视域进行文本的构造与解读。视域融合要使文本的意义及蕴含于其中的作者的意图在目的语中再生,获得读者的共鸣。因此,它既涉及与文本的契合,又与读者处境相关。相异的译者视域构造了文本的多样性。由于译者视域的不同,视域融合也会有“度”的差异。高的视域融合度要求译者既要积极考虑作者视域和文本视域又要考虑读者视域。小说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最负盛名的英文著作,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给了译者充分理解与诠释的空间。借用诠释学中的视域融合理论对其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具有较高可行性。然而,目前运用视域融合理论对Moment in Peking中译本的对比分析相对较少。本文将国内迄今最有影响力的两部中文译作——台湾大学张振玉教授的《京华烟云》与郁达夫之子郁飞的《瞬息京华》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位译者及两部译作的差异及其原因所在,比较两译本的视域融合度,以期佐证视域融合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和指导价值。通过对林语堂原著Moment in Peking与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原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的历史性与视域特点,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呈现出较强的解释性。其次,不同的人生经历、翻译目的、翻译思想影响两位译者的视域构成。在文化内容传译层面,两位译者主要在民俗、宗教、语言习惯、诗词引文、以及人名地名等翻译方面体现出视域差异。郁飞的译作传递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他视域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刻的理解。在语言表达层面,张振玉选词合理、用词幽默、以创造性的意译展现其如画般优美丰富的语言,郁飞则语言平实,多用直译,呈现出一定的“翻译腔”。再次,郁飞在文化传译方面表现出较高视域融合度,既符合林语堂的文化思想,又融合了目标读者的文化视域;张振玉在遣词造句方面体现出较高视域融合度,既反映出林语堂“幽默性灵闲适”与“翻译即创作”的文学和审美思想,又迎合了目标读者的审美情趣与阅读习惯。最后,就文学翻译而言,原作、作者、译者、读者视域融合度越高,文学译本就越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