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肌梗死或其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均可导致心力衰竭,其中心肌细胞不可逆转死亡或凋亡是心衰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始动和加速因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均不能使缺失的心肌细胞再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类可以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能够参与的血管生成及机体局部缺血组织的修复,这使得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供血,从而提高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成为可能。基于此理论,本实验分离兔骨髓血内皮祖细胞,移植到心肌局部缺血损伤处,观察其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影响。实验方法第一部分兔骨髓EPC的培养和鉴定和BrdU标记1.无菌条件下抽取兔股骨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核细胞,在EBM-2培养液中培养、观察。2.采用Flk-1和AC133免疫荧光双染法,鉴定细胞表型。第二部分1.选取大耳白兔6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2.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大耳白兔注射含EPC的PBS液,对照组大耳白兔心肌内注射等量PBS液,第三组为假手术组,三组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酸梨酯、阿托伐他汀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等(剂量按标准体重给予)。3.术后4 w,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新生血管密度测定和血浆脑钠肽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1.刚分离的细胞呈圆形,接种后24 h部分细胞贴壁,5d后细胞呈三角形,偶有集落出现;8d后细胞呈长梭形及多角形,有类似集落样分布,细胞分布不均匀。传代后,细胞分布较均匀,大部分呈短梭形,有集落样结构出现。2.7d的EPC经AC133与flk-1双染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细胞呈flk-1强阳性(绿色荧光),AC133有弱阳性表达(红色荧光),而以PBS代替一抗的阴性对照荧光显微镜下无明显显色,CD133和Flk-1双染双阳性(黄色荧光),证明实验所得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3.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而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毛细血管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实验组的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论1.通过体外分离诱导,能够培养出flk-1表达强阳性,AC133弱表达的EPC。2.移植自体内皮祖细胞能够改善兔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增加梗死周围心肌毛细血管密度,降低血浆脑钠肽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