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生产是我区农业上的支柱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棉花枯、黄萎病危害,每年都给棉花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期在育成高抗棉花枯萎病品种之后,棉花黄萎病日益成为制约我区棉花生产的拦路虎,特别是落叶型黄萎病,对棉花生产所造成的损失更大,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以及我区经济发展。 本论文采用生物学性状测定法、鉴别寄主法、营养亲合群法、酯酶同工酶法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法,对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病原种群进行了研究。生物学性状测定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各菌系在菌落颜色上主要分为灰白/黑和白/浅褐两种,其中以灰白/黑居多,部分菌系底部可产生邹折,没有发现不产菌核的菌系。最适温度测定表明绝大多数棉花黄萎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但也有少数菌系,在20℃生长较快,部分菌系可在33℃条件下生长。鉴别寄主测定表明35个供试菌系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强致病类型包括592、J-229等5个菌系,它们占新疆供试菌系14.3%;中等致病类型包括16个菌系,它们占新疆供试菌系的45.7%;弱致病类型包括14个菌系,占新疆供试菌系的40.0%。营养亲合群测定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有2个亲合群,其中一个亲合群中的所有菌系与标准落叶型菌系相亲合,占供试新疆菌系的5.7%;另一亲合群中的所有菌系与标准非落叶型菌系相亲合,占供试新疆菌系的94.3%,从而证实在新疆已经存在落叶型黄萎菌系。因此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虽仍以非落叶型黄萎病菌为主,但已存在落叶型黄萎病菌,且南北疆都有。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不同黄萎病菌的酯酶同工酶谱,证明棉花黄萎病菌酯酶同工酶谱与病菌致病性强弱无关,与病菌亲缘关系有关。可根据酯酶同工酶谱将大丽轮枝菌与黑白轮枝菌区分开来,且可将大丽轮枝菌区分为落叶型黄萎病菌与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利用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特异引物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有3个菌系扩增出550bp大小的落叶型黄萎病菌特异性片段,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目前新疆存在落叶型黄萎菌系。 角变菌系的研究表明,供试菌系中以MS型(角变后的MS)菌系致病性最强,原始菌系与MM型次之,MJ型致病性最弱。 结合病圃鉴定及苗期致病性测定结果,建议采用海7124作为高抗或抗性品种,塔什干1号、塔什干3号作为感或高感品种,86-1和爱字棉作为感或耐病品种。唐棉2号和鄂荆1号作为搭配品种用于致病型的划分,从而获得较好的鉴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