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我”-试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一类人物叙述者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有很多的文本使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者进行叙事,且此类文本的叙事风格相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叙述者的特质造成的。按叙述者划分,这些小说可以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典型的一类是叙述者在年龄、职业、居住地、人格特质等方面具有很大一致性的八篇小说。这类小说的叙述者和其他类型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始终处于“苦闷”的状态。对这类小说的研究,不仅能从理论的角度探究叙述者这一叙述学的核心概念的实用性,还能对沈从文部分小说的叙事风格进行深入剖析,增进人们对沈从文小说的认识。  本文用分析归纳、文本细读和叙事分析等方法,分三个章节研究了沈从文小说中此类叙述者的特质,叙述者的特质如何影响其叙述行为,叙述者的特质为什么能够影响其叙述行为等三个方面。  第一章,说明从叙述者的特质的角度研究文本的必要性和条件,并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沈从文此类小说文本和文本中的叙述者的特质进行归纳和分类。第一节,讨论叙述者和文本的关系,说明从叙述者出发研究文本的必要性,并指出满足这种研究的条件是文本中的叙述者必须是以“我”为公开现身标志的人物叙述者。第二节,用数据统计法和归纳法,给沈从文第一人称小说分类,并归纳出其文本中的一类典型叙述者的特质是寓居城市的单身男性青年作家,经济状况窘迫,且具有忧郁质人格特征。  第二章,用叙述学理论,分析沈从文典型的第一人称小说中的叙述者是如何利用自身特质影响其叙述行为的。第一节,从聚焦的角度,阐述叙述者从自身视角出发展开自述,使文本成为自我欲望的书写。第二节,从情节特征切入,指出叙述者的内省倾向使情节呈现出“揭示性”情节的特征。第三节,从叙述干预对情节的作用入手,指出叙述者以暴露和解说自我性格缺陷的方式对故事进行干预,使文本演绎为叙述者的性格悲剧。第四节,从叙述节奏入手,考察叙述者通过慢节奏的叙述和停顿故事时间,使其便于用絮语的形式进行叙述干预,发泄忧愤。  第三章,用叙述者和心理学理论,分析沈从文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此类人物叙述者产生上述叙述行为的原因。第一节,运用马斯洛心理学,说明叙述者的多重人格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其产生如上叙述行为的直接原因。第二节,对人物叙述者的本质进行理论辨析,说明人物叙述者“我”因面临叙述者和人物同一身份的困境,而影响了叙述者叙述功能的发挥;第三节,对虚构性叙事文本的本质进行理论辨析,说明人物叙述者依靠“真实性”原则,在虚构性文本进行“纪实”行为,是在努力使其叙述行为变得合法性。  结语部分做出结论:沈从文典型的第一人称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者特质影响了其叙述行为。所以,从叙述者出发研究文本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是沈从文小说叙事学的一条可待深入探索的路径。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语料和自己对母语的感知自造的一些句子,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描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法,在一定程度上总结出了隆回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区分方式
本文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语料和自己对母语的自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描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邵东方言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邵东方言疑问句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