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违实条件句是传递与事实相反意义的条件句,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被用以表达对已知事实的另外假设。心理模型理论与心理空间理论指出,不同于现实条件句,违实语义加工能够激活双重心理表征/空间(虚拟vs.现实)。近年来,大量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假设,然而,就双重表征如何影响后续语义整合与语篇衔接尚未有深入探讨。此外,前人研究发现,反事实思维与个体认知能力,如共情、幻想倾向、语用能力等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且文学阅读对这些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文学阅读将如何影响违实语义加工?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探究:1)相较于现实语境,若违实语境能激活双重意义表征,它将如何影响语篇回指,能否促进指代加工;2)个体文学阅读量是否会对这一效应起调节作用。正式实验之前,根据作家再认测试及阅读习惯自评结果,被试按照文学阅读量大小被分为高水平组及低水平组。实验主要关注不同群体(文学阅读高水平组Vs.文学阅读低水平组)对回指语性别错配在三种条件句中(因果条件句、假设条件句、违实条件句;例:因为/如果/要不是王刚出国念书了,他/她……)引起的P600效应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低水平组中,性别错配的代词在三种条件句中均引发了 P600效应,并且该效应在三种条件间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高水平组中,代词错配仅在因果、假设条件句中引发P600效应,违实条件句中该效应消失,甚至在晚期窗口引发了极性相反的负波。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1)不同于因果句和假设句,违实语义加工过程中构建的双重心理空间使得句子表征并非单一建立在字面语境之上,其丰富的语用意义将引导并鼓励读者从文本之外寻找性别错配代词的所指,从而消解指代问题,减少性别信息违例造成的认知加工代价。2)违实语境对代词回指的影响受到个体认知能力的调节。具体来说,文学阅读将提高违实思维能力,因而高水平者更善于拓展语篇表征,进行多种回指解读,对回指对象有较大的包容性。文学阅读量少的读者在回指加工中则并未受到违实语境的激发进行语篇模型扩展,而是习惯根据表层信息构建单一表征,尝试在代词与先行语之间建立同指关系。综上,本研究说明了违实句双重表征具有拓展语篇表征,进而促进错配代词消解的语用功能,并且这一语用功能的启动受到个体文学阅读水平的调节,大量的文学阅读将促进违实条件下的回指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