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其波及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深,令人震惊。而这20年正是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时期,由于国内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相对隔离,中国避免了一次又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使经济得以保持了连年的快速增长,其中一些中小企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然而,中国的金融状况并不乐观,2009年,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再次引发了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担忧。一旦中国经济出现下行风险,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项目和产能过剩部门的大量贷款就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特别是给中小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任何国家都是这样,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多如繁星,是最具活力、最具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企业群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更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反贫困、促就业、惠民生、保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多种方式来支持中小企业,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全球经济放缓,工业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些企业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勉强支撑,一些企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几乎面临停产。面对“寒潮”,这些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可忽略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如何应对危机、渡过难关这一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生力军,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又与充足的资金供应密不可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能够有效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渠道。其中,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主要来源是通过自身的积累,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通过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发行股票以及发行债券的形式来获得。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比重低。从融资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内源融资的比重过高,而外源融资比重过低,融资的渠道比较狭窄。 过分的依赖内源融资、缺乏提升内源融资能力的积极性、直接融资渠道匮乏、融资结构的稳定性较弱、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等,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劣,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又面临贷款结构更加不合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日益增大等一系列的新问题。 而这些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以成立于2003年的一家中小企业A广告公司为例,该公司的性质为私营制企业,公司共有经营人员11人,公司最初提供的广告产品是广告的设计制作和媒介的投放等。在中国的广告业迅速发展的大好环境下,公司的业务能力以及规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升。 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A公司开始出现新的问题,这既有诸如企业制度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诚信存在一定问题、缺乏可用于抵押和担保的财产等其自身内在因素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的立法以及管理体系不完善、金融体制的改革不够深入、直接融资渠道不广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几点。 放眼全球,发达国家在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支持时,同时考虑了企业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内容。这主要表现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立法的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及专门为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服务的政策性的银行等。各个国家的政府行为虽然表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实际上都存在内在的联系。同时,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融资市场的建设,通过建立发达的融资市场为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一定的便利。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对于我国优化中小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财政补贴的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扶持方面都给予了一定启示。 以A公司为例,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首先要提高A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自我积累能力,并进而提高企业内源融资的能力,减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其次要进一步完善A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和规范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约协作机制,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形象。再次要加强A公司的信用建设,以A公司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应该树立牢固的诚信意识,加强企业内部诚信建设。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坚持诚实守信原则,提高企业信誉度,最终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坚持依信用解融资困惑,以信用来求企业的长足发展。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转变融资观念,重视内源性融资、改善经营机制,提升内源融资能力、完善财务制度,做好信息披露以及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等方式来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出现的融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