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温烟气热解成型生物质制炭的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angqun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型生物质能量密度高,便于运输、存储,利用成型生物质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生物质能,热解成型生物质制炭是优化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工业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高温烟气,利用其作为热解制炭的热源可以高效回收烟气余热。本文围绕利用高温烟气热解成型生物质制炭进行相关研究。首先从原料组成特性的角度开展研究,优化用于炭化的生物质原料的选择方案。炭化原料应选择灰分含量低、木质素含量高的原料。原料灰分含量低,生物质炭的灰分含量一般较低,这有利于提高生物质炭的品质;原料木质素含量高有利于增加生物质炭的产量。其次,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炭化需热量进行了研究,升温速率不同时,热解进程、反应热等会不同,使得需热量存在差异。研究得到:炭化终温为450~465℃时,需热量从小到大的升温速率依次为5、20、10℃/min;炭化终温为465-596℃时,需热量从小到大的升温速率依次为20、5、10℃/min;炭化终温为596~700℃时,需热量从小到大的升温速率依次为20、10、5℃/min;生物质升温速率分别为5℃/min、10℃/min时炭化终温应分别不高于550℃、600℃,高于该温度后,需热量曲线斜率增大,需热量增加较多。通过对成型生物质成炭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到:成型生物质热解过程失重速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平均升温速率为6、11、22℃/min,失重速率最大时生物质平均温度分别为319、336、396℃,最大失重速率的数值分别为-2.32、-4.29、-6.24%/min,主要热解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21.50、23.94、28.10kJ/mol,它们均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成型生物质热解时的最大失重速率、所需的活化能一般小于相同升温速率热解下的小尺寸生物质。机理函数f(α)=(1-α)2较好的符合成型生物质的热解过程。利用DSC曲线进行了高温烟气热解成型生物质制炭换热器的传热计算,计算中通过引入微元法和生物质温度函数提高了传热设计精度。通过分析生物质热解需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生物质温度与生物质在热解通道上位置的关系,得到在一定的生物质温度区间内热流密度是某个常数的结论,从而可以将高温烟气向成型生物质的传热问题转化为恒定热流密度下外界向静止成型生物质的传热问题。还对成型生物质炭化均匀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虽然本文成型生物质尺寸(45mm×45mm)相对较大,但由于生物质在不同热解阶段中存在着吸热、放热现象,强烈的热解效应有利于成型生物质整体炭化均匀,另外挥发分析出时的传质强化了成型生物质表面向内部的传热,减小了成型生物质的整体炭化差异。外界向成型生物质传热强时,即生物质平均升温速率大时,会使得生物质表面与内部的最大温差变大,实现均匀炭化时需使炭化终温更高,生物质表面平均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9℃/min时的最大温差分别为30、76、137℃。为保证炭化均匀性,炭化时应使得生物质内部温度达到木质素强烈分解剧烈放热的温度,即炭化终温应设计在450℃以上;炭化平均升温速率应控制在19℃/min以下。
其他文献
铁路运输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年来随着铁路的提速和高速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发展,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
塑料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着注塑模具的改进和优化,在要求高强度、高质量、低成本塑件的同时,也要求了更高疲劳寿命、更高冷却效率的注塑模具的出现。注塑模具疲
防辐射混凝土可以看做是由粗骨料、水泥砂浆及其结合面组合而成的三相非均质体。本文以试验模态测试方法研究分别以重晶石、磁铁矿为骨料的两种防辐射混凝土及其各相材料的动
当今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科学技术已经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测试测量技术被广泛
分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由来,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新科技革命的双面作用等。剖析了以人为主体视阈下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别,大体分为人类种族、人的发展、人的
<正> 马克思在他疾病缠身的晚年,暂时放下了《资本论》的写作,而把他相当一部分极可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对俄国公社的研究上面。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对
阳痿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疾病之一。该文通过阳明经络的循行、阳明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结合现代医学生理学相关内容,对《黄帝内经》中阳明系统与阳痿相关的理论进行探讨,
以方文山的歌词为研究对象,从歌词创作的修辞手法、歌词中蕴含的"中国风"以及歌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等方面探究其艺术价值,揭示歌词中表达的意境美。古风古韵的意境描画与现代
<正>在1870年6月7日致路·库格曼的信中,马克思对库格曼说:“我发现有必要认真学习一下俄文,因为在探讨土地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要从原文材料中去研究俄国的土地所有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