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教育理念不断的发展变革,传统的教育惩戒方式愈发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一时间受到多方诟病。并且由于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及时地对教育惩戒方式和力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教育惩戒一词成为敏感词汇。为了深入了解乡村学校中教育惩戒的现实样态,本论文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X乡村小学的教育惩戒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探析X乡村小学教育惩戒的问题,为乡村教师合理实施教育惩戒提供建议和参照。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理念不断的发展变革,传统的教育惩戒方式愈发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一时间受到多方诟病。并且由于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及时地对教育惩戒方式和力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教育惩戒一词成为敏感词汇。为了深入了解乡村学校中教育惩戒的现实样态,本论文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X乡村小学的教育惩戒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探析X乡村小学教育惩戒的问题,为乡村教师合理实施教育惩戒提供建议和参照。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为研究现状,包括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和行为。同时研究者在描绘现状时注意将观察片段与访谈内容互相补充印证,从而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第三部分主要是运用教育知识对研究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第四部分为反思建议,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原因,为合理实施教育惩戒提出建议。研究发现,X乡村小学教师的惩戒行为存在可取之处。如教师认同教育惩戒行为,反对体罚,并且可以因人而异的进行惩戒。但是X乡村小学教师的惩戒行为也存在问题。如他们对教育惩戒的认识存在偏差,存在放弃惩戒和不当惩戒的行为,并且落实符合规范的惩戒行为时效果不佳。基于上述的问题,研究者从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家庭的角度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思考。最后提出建议,分别是教师提升自身惩戒素养;学校完善教育惩戒管理;加强家校沟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
其他文献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五篇抒写家国情怀的课文,包括现代诗(歌词)、新闻通讯、当代散文和南北朝乐府民歌,虽然创作年代不同,文体也不同,但内在情感价值相通,共同奏响了爱国情怀的乐章。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是:尝试用本单元所学任意一种文学样式,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写出"我"眼中的英雄。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于理清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规避经济风险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知识爆炸、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知识量激增、知识快速传播且呈现方式愈加多元,这给学生的认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对教学内容呈现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需要探索教学内容呈现途径,以帮助学生在知识量多、知识结构复杂情况下快速获取新知识,在知识结构单一、内容枯燥情况下依旧保持学习兴趣,由此提升课堂效率。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忽视教学内容的呈现,缺乏从认知的角度思考呈现什么、如何呈现、为何呈现等。不恰当的教学内容呈
自中美在南海就航行自由问题发生一系列争议以来,航行自由就成了国际海洋领域被广为讨论的热点问题。在航行自由问题中,专属经济区航行自由的关系重大,牵涉海上安全的方方面面。航行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自由,专属经济区内的航行自由更是受到各种方面的限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航行自由的限制性规定,其措辞和内容具有模糊性,在具体适用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解释。各国往往根据自己本国的利益和需求对航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国家为了建设和保卫新疆而成立的特殊组织,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使命。对于守卫国家、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兵团建成到发展至今,兵团仍然承担着守卫新疆、建设新疆的重任。在兵团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就是一批一支“不吃军粮,不穿军装,不要军饷,永不转业”的兵团人,老一代兵团人在新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开发建设和保卫新疆,“地窝子”是
本文是一篇深度报道,关注湖北三线小城荆州的艺术从业者们的生存现状,探寻他们如何在解决生计和追求理想中“谋爱”以及“谋生”。聚焦于没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代谋求文化振兴的背景之下,其艺术行业涌现出的众多精彩的个体,以及他们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或挣扎、或妥协的故事。笔者采访了六位小城艺术家的从业经历,他们的境遇各不相同,有人不为名利,只为本心;有人天真执着,近乎孤勇;有人屡经失败,逐渐颓靡;有人逐渐远离艺术
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可以说乡村社会的治理成效直接关涉国家治理的成败。然而,在当前“乡政村治”的治理框架下,基层政府与村委会无法实现对乡村的有效治理。加上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乡村内生性资源不断外流,使乡村面临日益衰败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治理智慧重回乡村治理的版图,成为一种“风向标式”治理实践。在政治动员下,“乡贤”重回官方话语体系,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用以解决贫困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房价水平提升,不少低收入家庭出现了买房难的情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密切关注人民的住房问题,2018年我国安居工程财政支出7372亿元。然而,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在资金管理、工程建设、住户回馈、准入公平等诸多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执行偏差。由此,保障性安居工程监督监察工作逐步开展,一系列规章制度相继出台。
2020年10月,印澳两国知名智库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与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共同发布《关键技术与印太地区:新型印澳伙伴关系》研究报告。作为信息型文本,该报告主要介绍了印澳伙伴关系现状、印澳两国当前开展的技术合作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障碍,并提出了14条有助于建立新型印澳技术伙伴关系的政策建议。原文涉及军事、经济、科技和关键矿产等诸多领域。近年来,随着“印太”概念已成为热点话题,研究新型印澳伙伴关系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