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淮南子》中的阴阳五行思想进行专题研究。以《淮南子》书中的相关材料作为本证,对其中的阴阳五行思想进行了抽绎和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学术评价与定位。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对前辈和时贤在《淮南子》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回顾,论证了这个专题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通过对先秦时期阴阳五行思想的发展史和研究史的扼要介绍,以期给《淮南子》阴阳五行思想建立较为明朗的学术背景。在具体操作时,则选取了阴阳和五行的产生、思孟五行以及邹衍五行学说为关照对象,其他如《管子》、《吕氏春秋》和《春秋繁露》中的五行思想则在第三部分中与《淮南子》的阴阳五行思想进行比较叙述,不再另立专题。第三部分为本文的主体。一方面,对《淮南子》中的阴阳思想和五行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揭述,发现其中的阴阳思想既有道家一派的观点,又有邹衍一派的遗说;五行思想则包括了五行相生和五行相胜两个方面,保存了不同系统的五行学说。另一方面,对《淮南子》的五行思想(尤其是五行相配的学说)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展开分析,认为这种思想不仅是《淮南子》宇宙观构成的理论框架,而且直接导致了五行学说的模式化。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淮南子》中天人相通的观念,认为这种观念是其五行思想的具体表现,《淮南子》的编撰者们力图通过运用这种观念,建立天、地、人三者符合自然法则和人事礼制的和谐关系。 综上所述,本文最后认为阴阳五行思想既体现了《淮南子》的宇宙观,也是《淮南子》的理论框架,道家思想的合理内核被吸收并有所改造。《淮南子》中来自不同思想流派的五行学说的并存,既说明五行学说在先秦时期流传范围的广泛,也说明五行学说在汉初仍处于不断地整合中。《淮南子》中的阴阳五行思想虽然更多地体现了道家化的倾向,但对《春秋繁露》中阴阳五行思想的儒家化和经学化却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