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enous convex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 SAH)是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一种少见的临床亚型,出血一般仅局限在单侧大脑半球凸面的小范围皮质沟内。它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均有别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特异性显著。国内外均是从近几年开始报道该疾病亚型的,目前尚不能统一认识。深入研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可以更好的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而高效地诊治该疾病。目的充分了解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 SAH)的各种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深入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机制,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指导临床工作中对该病的诊治。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住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的36例c 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36例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响学特征、发病原因及机制、治疗及预后进行归纳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深入全面学习c SAH的病因学。结果共纳入36例c SAH患者1、在这36例c SAH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中位数年龄60(59,61)岁。本组患者既往病史情况如下:合并高血压21例(58.3%),糖尿病16例(44.4%),高脂血症8例(22.2%),冠心病8例(22.2%),高D.Dimmer血症11例(30.6%),吸烟17例(47.2%),饮酒9例(25%)。2、临床症状结果:类似TIA的发作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16例(44.4%),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5例(13.9%),癫痫发作6例(16.7%),头痛12例(33.3%),头晕3例(8.3%),昏迷2例(5.6%),精神异常1例(2.7%)。3、发病原因分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18例(50%),烟雾病3例(8.3%),静脉系统血栓形成3例(8.3%),颈髓上段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2.7%),可逆性血管收缩异常综合征5例(13.8%),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5.6%),可疑淀粉样血管病4例(11.1%)。4、就性别而言,男性(63.1%,23/36)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6.1%,13/36),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是男性的主要病因(60.9%,14/23);就年龄而言,c SAH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61.6%,22/36),集中于61-70岁年龄段(38.9,14/36),且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也是中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因(77.3%,17/22),50岁以下的青年人以可逆性血管收缩综合征较多见(35.7%,5/14)。5、97.2%(35/36)的患者均治愈出院,恢复期相对较短,不遗留神经症,预后良好。结论颅内大血管重度狭窄/闭塞有可能是我国c SAH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群体,但这一结论有待于大样本研究的验证。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病变为主,软脑膜吻合血管破裂是它导致c SAH的结构基础,血压管理欠佳是其直接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