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金属硫蛋白对铅细胞毒性的干预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种从新疆地产药食兼用植物鹰嘴豆中提取纯化金属硫蛋白用于铅防治的方法,并进一步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植物金属硫蛋白对铅染毒淋巴细胞和海马神经元细胞作用不同时间的拮抗效应,为预防和治疗铅中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扫描对鹰嘴豆金属硫蛋白提取液进行定性鉴定,使用镉-血红蛋白饱和法以及火焰原子吸收(AAS)法对鹰嘴豆中金属硫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初步纯化鹰嘴豆中的金属硫蛋白。将纯化的鹰嘴豆-金属硫蛋白配制成不同浓度溶液对染毒铅的Wistar大鼠淋巴细胞和海马神经元细胞进行体外干预实验,观察外源性鹰嘴豆金属硫蛋白拮抗铅毒性的效果。实验中用50μmol/L的醋酸铅对淋巴细胞和海马神经元细胞进行染毒,将金属硫蛋白分成三个浓度组:高剂量组100μmol/L、中剂量组1μmol/L、低剂量组0.01μmol/L进行干预,同时设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阳性对照组细胞只染毒铅。采用MTT法测定不同作用时间(24h、48h、72h)各组淋巴细胞和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金属硫蛋白及总蛋白含量;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胞中钾离子及铅离子含量。结果:1)鹰嘴豆中金属硫蛋白含量为0.16mg/g;镉-金属硫蛋白在255nm处有一吸收峰;纯化的金属硫蛋白含量达91.30%。2)与醋酸铅染毒组相比72h金属硫蛋白高剂量干预组细胞存活率增高(P<0.05);金属硫蛋白24h高剂量干预组,48h中、高剂量干预组与72h各剂量干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较醋酸铅染毒组增高(P<0.05),不同剂量金属硫蛋白干预24h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下降。3)与醋酸铅染毒组相比,高、中剂量金属硫蛋白作用72h后,淋巴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降低(P<0.05),金属硫蛋白24h中剂量干预组、48h高剂量与中剂量干预组、72h各剂量干预组钾离子含量降低(P<0.05);与醋酸铅染毒组相比,海马神经元细胞金属硫蛋白24h各剂量干预组、48h与72h中、高干预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降低(P<0.05),金属硫蛋白干预24h高、中剂量组,48h与72h各剂量组海马神经元细胞钾离子含量降低(P<0.05)。4)与醋酸铅染毒组相比,淋巴细胞金属硫蛋白干预各剂量组不同时间金属硫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金属硫蛋白24h、48h高、中剂量干预组和72h高剂量干预组淋巴细胞总蛋白含量升高(P<0.05);金属硫蛋白干预各剂量组不同时间海马神经元细胞金属硫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与醋酸铅染毒组相比,金属硫蛋白干预24h各剂量组、48h中、高剂量组与72h中、高剂量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总蛋白含量升高(P<0.05)。5)与醋酸铅染毒组相比,金属硫蛋白干预24h高、中组,48h与72h各剂量组淋巴细胞中铅离子含量降低(P<0.05);金属硫蛋白干预24h高剂量组、48h与72h各剂量组海马神经元细胞铅离子含量降低(P<0.05)。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金属硫蛋白可促进淋巴细胞和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体外存活,抑制淋巴细胞和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降低细胞上清中LDH活性和细胞中钾离子含量,增加两种细胞中金属硫蛋白和总蛋白的水平,同时降低细胞中的铅含量。
其他文献
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是一场势在必行、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必然打破现有传播生态格局,军事电视节目必须坚持创新制作理念;必然形成多种媒体形态一体化运行方式,资源整
目的:胶霉毒素(GT)广泛存在于里氏木霉、青霉、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或环境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研究证明GT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烟曲霉毒素,另外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的
建立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轮胎滚动阻力模型,充分利用RBF神经网络模型逼近精度高、训练速度快、无局部极小等优点,对轮胎滚动阻力进行全面、准确的预测。结果表明,轮胎滚
胃神经鞘瘤比较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常见胃病相似,极易误诊.我院1990~1999年共收治胃神经鞘瘤2例,术前均误诊.现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11例[1~4]共13例,探讨其误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