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作为首要的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金融资源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尽管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融资理论和效率理论为支撑,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率。论文在对金融支持效率的各种研究观点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内涵;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总结了高新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支持的特征;构建了分析评价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支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以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实证对象,测度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并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筹集效率与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较低,在经济活动期资金筹集效率和配置效率均存在无效现象;市场风险系数BETA和流通股占比两个解释变量对资金筹集效率的影响相似,而对资金配置的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在资金配置效率方面,资产负债率和风险系数BETA两个解释变量对配置效率的影响相似,而与流通股占比的影响存在差异;市场风险系数BETA、直接融资行为的比例与资金筹集效率成正相关关系,而间接融资的比例提升则对资金筹集效率产生负向作用;直接融资行为与资金配资效率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市场风险与间接融资行为则都是与之负相关关系。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支持效率提高的管理启示与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