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三十年间,经济金融化趋势在国外逐渐发展扩散。由于经济全球化使资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导致我国的金融化趋势也日渐显著,而且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以前学者对金融化现象的解读是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金融化泛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规模的扩张,微观层面的金融化是指非金融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金融投资的相关活动中,即“企业金融化”。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时期,实体利润率和投资率都呈现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非金融企业为了提高短期业绩,将目光纷纷投向于金融市场,希望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带动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然而,金融化是一把“双刃剑”,当金融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阻碍实业投资,使实体产业趋于“空心化”。因此,探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实业投资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眼于金融化的微观层面,了解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化概念的不同解释以及采用的不同方面的衡量指标,建立基本的金融化理论分析体系,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论证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和实业投资之间的影响关系,站在金融收益和支出的角度,分别以金融利润、金融支付比率来度量金融化水平,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具有“促进效应”还是“挤出效应”;然后,再加入高管股权激励和融资约束两个调节变量,进一步深入论证调节变量对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是否显著以及作用方向;最后,通过替代解释变量的方法重新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研究结果是否稳健。实证结果表明:(1)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对实业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2)无论是从金融收益还是从金融支付比率的角度,高管股权激励都增强了金融化与实业投资之间的负向影响。(3)从金融收益的角度,融资约束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作用不显著;但是,从金融支付比率的角度,融资约束减弱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挤出效应”。从理论层面来看,本文站在金融收益和支出的角度分别选取指标来衡量金融化,丰富了金融化的指标衡量体系,也进一步完善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和实业投资的相关理论;从实践层面来看,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为非金融企业配置资产、防范过度金融化的风险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议,另一方面为政府振兴实体经济的发展、制定政策抑制金融化、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