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夏是党项羌人以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为中心所建立的政权,党项人早在建国之前即已信仰佛教。西夏立国前后,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自1031年至1073年,西夏先后六次从中原宋朝求得大藏经,并据之用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进行翻译,此后陆续的译经、校经、施经活动极大的促进了汉传佛教在西夏境内的传播与发展。西夏佛教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汉传佛教的强大影响。在西夏佛教形成之初,汉传佛教即已高度发展,对周边民族,回鹘、契丹等都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西夏佛教早期的传播者主要来自回鹘,而回鹘中流行的是汉传佛教,学界的研究表明,回鹘佛教其实就是汉传佛教在西域的翻版。著名的《西夏文大藏经》依据的底本是来自中原的《开宝藏》,翻译的主持人则来自汉传佛教流行的高昌回鹘。这一因素,大致决定着早期西夏佛教的发展方向,即使在西夏后期藏传佛教开始对西夏佛教产生重大影响的时代,汉传佛教大藏经的影响依然很大。西夏境内存在着多种佛教宗派,如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密宗等。这些宗派均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佛教完成中国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为印度佛教所无,是中国佛教的重点特色。此外,形成于中原地区的五台山信仰也在西夏流行。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堪为汉传佛教对西夏产生影响的铁证。西夏时期不仅汉文佛经大量抄写印制,而且还用汉文翻译了多部佛经,如《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等,这些现象表明,在西夏境内,汉文经典大量需求,而且有不少修习汉文经典的高僧大德。在汉传佛教的影响下,西夏佛教得到快速发展,并对周边的辽、金等北方政权产生了影响,以至于后来,辽、金在与宋朝发生矛盾,佛教交流困难时,他们常常来西夏求取汉文佛经。无论是出土文献还是考古资料,都揭橥了这样一个史实,即早期西夏佛教如同回鹘佛教一样,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汉传佛教在西夏地区的翻版,是汉文化影响西夏民族文化的范例,尽管中原王朝与西夏王朝间长期存在着敌对关系,战争并不能割断各民族间的文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