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旧(nostalgia)”指的是个体怀念过去的事物、人物、地方甚至经历或感受。它大多与美好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并会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温暖感、舒适感等,使人产生一种想回到过去的渴望;但同时可能也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感伤等,因为过去已一去不返。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每周都会进行怀旧,怀旧现在不仅出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消费领域,甚至已经渗透到各类产品和服务消费层面上。也有研究发现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感受时会更容易产生怀旧,而怀旧又能提供正能量来缓解这种消极情绪。但关于怀旧产生的根本原因、怀旧与消极情绪的关系等,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结合实际与文献分析,发现当个体在遭遇挫折、失恋等事件处于心理疼痛时,更容易表现出怀旧;而通过怀旧人们似乎又能获取一定的正能量来缓解心理疼痛。“心理疼痛(psychological pain)”是指个体的一种心痛的感觉。它可以源自生理创伤或精神创伤,也可以由与自身相关的重要事物的丧失或遭受社会排斥等所诱发,甚至可以在观看他人疼痛时就能引发。为了揭示怀旧与心理疼痛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怀旧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围绕着该主题“怀旧缓解心理疼痛”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首先,通过预研究对怀旧的内容、结构、特征、诱因、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最能诱发怀旧的因素是个体的“悲伤、孤独无助”等消极感受;怀旧的性质与特征都是以积极为主的,只有极少部分是消极的;怀旧事件之所以让人觉得怀日,主要原因是它带来了美好积极的回忆。 研究一:通过两个子研究,初步探讨了怀旧与心理疼痛的关系。结果发现,当个体进行怀旧后,其主观评定的心理疼痛水平显著低于怀旧前的心理疼痛水平;怀旧组减少的心理疼痛量显著高于普通组的减少量。这说明怀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主观上的心理疼痛。 研究二:通过情境实验,进一步验证怀旧能否缓解社会排斥导致的心理疼痛/社会性疼痛(social pain)。结果发现,社会排斥游戏后,社会排斥组的心理疼痛显著高于社会接纳组,且显著高于游戏前;回忆任务后,个体的心理疼痛显著低于社会排斥后回忆任务前;回忆任务后,与普通回忆相比,怀旧组的心理疼痛更低、心理疼痛减少量更高。这说明,通过网络掷球游戏可以成功诱发个体的心理疼痛;怀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社会排斥导致的心理疼痛。 研究三:结合生物反馈仪进行实验,寻求怀旧缓解心理疼痛的情绪生理反应指标。结果发现,个体观看疼痛图片视频,能导致心理疼痛水平上升、正性情绪下降、负性情绪增加,同时能促使个体的心率HR和皮电SC升高、皮温TM下降,但对呼吸RP没有显著性影响;回忆任务后,心理疼痛水平降低、积极情绪增加、消极情绪降低,同时能提高个体的心率HR、呼吸RP,但对皮电SC、皮温TM没有显著性影响;怀旧能降低心理疼痛水平、提升积极情绪(满意、快乐、兴趣),但对以恐惧、厌恶、蔑视等为主的整体消极情绪没有显著性影响,同时对个体的情绪生理指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这说明怀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疼痛共情引起的主观心理疼痛,但对情绪反应生理指标的恢复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四:则试图考察怀旧是否能改变个体对于疼痛线索的疼痛知觉敏感性。结果发现,怀旧组的愉悦度显著高于控制组;怀旧组在疼痛-非疼痛图片疼痛感差值上评分显著低于控制组。这说明怀旧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图片带来的不愉悦度,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试对疼痛图片的疼痛知觉敏感性。 研究五:更深入地利用压痛仪来探讨怀旧能否缓解个体的生理疼痛。结果发现,怀旧组被试的痛觉阈限及痛觉忍受力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的痛觉阈限与痛觉忍受力;怀旧组的痛觉阈限增值与痛觉忍受力增值显著高于控制组的痛觉阈限增值与痛觉忍受力增值。这说明怀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的痛觉阈限与痛觉忍受力。 研究六:则试图通过两个子研究,初步探讨怀旧缓解心理疼痛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消极体验会通过心理疼痛的部分中介作用预测怀旧倾向,自尊则通过心理疼痛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预测怀旧倾向;怀旧状态水平通过自尊与温暖的完全中介作用负向预测心理疼痛。这表明当个体处于负性情绪、自尊受到威胁时更容易怀旧;而通过怀旧又能提升自尊感与温暖感,进而降低个体的心理疼痛水平。 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1)对怀旧的内容、性质、诱因等进行了本土化研究,拓宽与丰富了怀旧的内涵;(2)揭示了怀旧与心理疼痛的关系,为怀旧的产生原因与功能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与理论解释;(3)发现怀旧是缓解心理疼痛的有效策略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与完善了现有的“镇痛理论”;(4)初步提出了怀旧效应理论模型,是系统整合怀旧领域相关研究结果的大胆尝试,为后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