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教材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史学观念是影响中学历史教材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建国后阶级斗争史观长期影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对中学历史教材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阶级斗争史观呈现式微趋势,其在中学历史教材的影响不断弱化。尤其是21世纪初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阶级斗争史观进行了全方位的清除。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探究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阶级斗争史观清除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高中历史教材建设进言献策,也为高中历史教师正确利用教材提出建议。由于2003版、2007版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分别编写于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前后,对二者之间的变化进行比较,可以展示在阶级斗争史观式微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对影响高中历史教材建设的阶级斗争史观清除的情况,进而分析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目标、方法、创新之处,最后论述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主要包括对史观、教材的概念界定,区分阶级斗争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区别与联系。同时通过分析建国后各阶段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里对阶级斗争史观的相关论述,梳理阶级斗争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脉络。说明自新中国成立至今,阶级斗争史观在中学历史课程领域由发展至畸形、扭曲发展到逐渐式微的发展趋势,澄清相关概念。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以阶级斗争史观式微对教材产生的变化入手,从内容增减的变化、教材编写体例的变化、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变化、历史叙事方式的变化四个角度入手,对新课改前后的2003版和2007版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进行比较,对教材变化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做探讨。第四章主要是针对第三部分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教材建设和教师利用教材教学的建议,是对问题的解决。在这部分主要对阶级斗争史观退出教材后新史观的应用做简要阐释,针对历史课程改革以后对曾经反映阶级斗争史观的农民起义问题、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亚非拉殖民地人民反殖民活动问题的处理存在矫枉过正现象以及新教材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极端阶级斗争史观影响的反思。对教材建设及教师正确利用教材教学提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