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抑制剂抵抗缺糖缺氧再灌注致Mfn1沉默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后,由于脑的严重损伤使患者得到生命救助后发生死亡或残疾,这是医学界的难题。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本质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这之中,线粒体损伤首当其冲。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在CA/CPR大鼠模型,静脉注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抑制剂PD98059,能够保护大脑皮质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稳定,抑制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和自噬。同时发现PD98059能逆转线粒体分裂蛋白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 Related Protein 1,p-DRP)表达的增加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表达的减少,促进线粒体融合/分裂平衡。在缺糖缺氧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suscitation,OGD/R)细胞模型上,PD98059具有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细胞中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稳定作用,但目前PD98059对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调节蛋白的影响了解不足。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1,Mfn1)是线粒体融合蛋白的关键蛋白之一,位于线粒体双层膜的外层调节线粒体的融合。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细胞水平缺乏Mfn1表达条件下观察PD98059是否还能抵抗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进一步解释PD98059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瞬时转染Mfn1 siRNA,使Mfn1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中低表达,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Mfn1 si RNA在SH-SY5Y细胞中Mfn1蛋白表达水平;取转染完成后生长状态良好的SH-SY5Y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Mfn1 si RNA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Mfn1 si RNA组(DMSO+Mfn1 si RNA)、OGD/R+Mfn1si RNA组、OGD/R+Mfn1 si RNA+PD98059低剂量(OGD/R+Mfn1si RNA+PD-L),OGD/R+Mfn1 si RNA+PD98059高剂量组(OGD/R+Mfn1si RNA+PD-H)。Control组和OGD/R+Mfn1 si RNA组加入完全培养基,DMSO+Mfn1 si RNA组加入含0.04%DMSO的培养基,OGD/R+Mfn1si RNA+PD-L组和OGD/R+Mfn1 si RNA+PD-H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μmmol/L和20μmol/L PD98059的培养基,作用24小时后,Control组、Mfn1 si RNA组、DMSO+Mfn1 si RNA组加入正常培养基,常规培养,OGD/R+Mfn1 si RNA组、OGD/R+Mfn1 si RNA+PD-L组和OGD/R+Mfn1si RNA+PD-H组的培养板放入无菌密封盒内,持续向密封盒内通入100%的氮气5分钟后密封通气孔,随后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2h,将无糖培养液更换为正常的完全培养基,放入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后续实验指标如下: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Mfn1蛋白的表达情况,确定转染质粒;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确定缺糖缺氧最佳时间;Western blot检测视神经萎缩蛋白(Optic Atrophy protein 1,OPA1)、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 Related Protein,DRP1)、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o c)、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aved-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酶标法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采用Hoechst 33258对细胞核进行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应用透射电镜来观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uperoxide dismutase,Mn SOD)的活性;结果:1.SH-SY5Y细胞转染Mfn1 siRNA-982效率为66.56%,Mfn1蛋白表达量最低。2.Mfn1 si RNA-982转染的SH-SY5Y细胞在不同缺氧时间存活率分别为:Control组(98.15±0.95)、缺氧0.5h(88.60±3.33)、缺氧1.0h(77.71±3.20)、缺氧1.5h(68.26±3.58)、缺氧2.0h(51.77±5.02)、缺氧2.5h(30.16±4.74)、缺氧3.0h(14.36±3.3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3.ERK抑制剂PD98059使Mfn1 siRNA-982转染的SH-SY5Y细胞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被抑制,ERK的表达量基本保持不变。同时Bcl-2/Bax比值逐渐升高。OGD/R+Mfn1 si RNA组中OPA1、p-DRP1/DRP1以及Cyto c的表达量均增加;在PD98059药物组中,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这些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4.酶标法检测培养基中LDH活性显示OGD/R+Mfn1 siRNA组显著增高,在PD98059药物组中,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LDH含量逐渐降低。5.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到OGD/R+Mfn1 siRNA+PD-L组和OGD/R+Mfn1 si RNA+PD-H组的细胞核形态与OGD/R+Mfn1 si RNA组比较,核染色逐渐变浅,细胞核形态逐渐趋于正常,核固缩减少,核膜损伤减轻。6.透射电镜观察到OGD/R+Mfn1 siRNA组中,线粒体的嵴模糊不清,线粒体肿胀,出现空泡化;OGD/R+Mfn1 si RNA+PD-L组和OGD/R+Mfn1si RNA+PD-H组中,线粒体嵴逐渐清晰,空泡化逐渐减轻,外膜趋于完整。7.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OGD/R+Mfn1 siRNA组中T-SOD和Mn SOD的活性较Control组均显著降低;在OGD/R+Si RNA Mfn1+PD-H组中,T-SOD的活性较OGD/R+Mfn1 si RNA组明显升高,Mn SOD的活性随着PD98059剂量的增加逐渐升高。结论:ERK抑制剂PD98059在缺乏Mfn1条件下仍能保护细胞抵抗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保护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减少细胞死亡,提示PD98059的作用对Mfn1的依赖性不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雄型与非高雄型的PCOS女性的血清AMH、LH、FSH、E2的分泌特点,比较两者之间的血清AMH、LH、FSH、E2分泌量是否存在差异,以帮助研究两者的发病机制是否不同。方法:系统检索1950年至2019年12月期间的电子文献数据库,国内数据库包括:包括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
目的:系统评价女性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HPV感染以及宫颈病变提供依据。方法:根据PICOS原则制定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系统地检索中文/英语公开发表的有关阴道微生态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相关性的文献。网站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
目的:通过获得原代口腔鳞癌细胞中的CD133+肿瘤干细胞,比较CD133+细胞亚群和CD133-细胞亚群的生物学特性,探讨维持或提高CD133表达水平的培养条件,明确CD133作为口腔鳞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机械法从口腔鳞癌组织中培养获得8例原代口腔鳞癌细胞,分别应用流式细胞学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原代口腔鳞癌细胞中CD133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并纯化原代口腔鳞癌细胞中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干预SD大鼠不同时间对大鼠全身骨密度、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以及对成骨细胞凋亡和自噬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二甲双胍对骨代谢的作用。方法:将150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100mg/kg/d组、二甲双胍200mg/kg/d组、二甲双胍300mg/kg/d组、二甲双胍500mg/kg/d组。每组30只,每日灌胃一次。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
目的:探讨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至2017年期间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1例ⅢA-N2期NSCLC患者,通过随访获取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和生存状况,并对生存率进行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
目的:1.优化麻醉方法建立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2.研究雌激素对未复苏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病理生理学影响;3.初步探讨GPER介导MYCOD参与调节E2在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方法:1.制备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分四组,经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下进行左、右股动脉、左股静脉置管后,分为清醒生理对照组(CC,n=10)、持续戊巴比妥钠静脉生理麻醉组(AC,n=10);经戊巴
目的:来自青天葵的2个黄酮苷Nervilifordin-F、G具有良好抗炎活性(IC50为15.15、30.82μM),且基本无细胞毒性(EC50>40μM),但其自然植物资源珍贵稀缺且植物中含量很低。为获得大量样品以便进行深入研究,现进行由廉价易得的橙皮素半合成其衍生物,并初步进行体外抗炎活性和抗乳腺癌活性研究,为下一步合成其衍生物和发掘黄酮类化合物其他的生物活性,寻找可能的黄酮类药物或先导化合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手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癌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2019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经临床诊断为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并拟行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肿瘤均位于右侧,肿瘤直径5.0~13.2,平均(7.93±2.52)cm,下腔静脉癌栓长度4~12 cm,平均(7.14±2.82)cm,Mayo分级:Ⅱ级7例,Ⅲ级1例。所有患者
目的:通过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对蝶鞍区肿瘤的开颅手术临床对比研究,探讨两种入路对于处理蝶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差异及其优势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2020年1月份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行开颅手术的124例诊断为蝶鞍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排除其他入路、合并其他疾病、行伽马刀等其他治疗的共36例,符合纳入标准为88例:经眶上外侧入路43例(男16,女27),经翼点入
目的:对β-珠蛋白基因启动子的保守元件TATA和DRE区基因突变类型进行分析,了解其导致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特征和血液学特点,分析基因突变类型与表型相关性。方法:对从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要求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和基因检测的病例,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分析检测,应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跨越断裂点PCR法和DNA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