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并不是简单的词与词的一一对应。口译的本质是将源语所表达的概念和意图准确地用目标语传达。在此过程中,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尽管特定的文化在短时间之内无法被彻底理解,相应的策略也能够减少口译中由跨文化因素导致的相关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跨文化因素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相应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口译的过程中,口译学员遇到的问题大都出现在词汇量匮乏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有意识的训练后,口译学员往往可以客服这些困难。然而,当学员突破听力理解和词汇量的瓶颈后,我们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由于源语和目标语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译员很多时候无法将源语所承载的概念和意义准确地用目标语传达,甚至为此闹出不少笑话。这一现象十分有趣,因此值得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相应问题的策略,这样可以不仅可以帮助口译学员克服这些困难,同时也可以让口译学员深刻意识到口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从而通过有意识的文化积累和文化理解行为,提高译员的口译能力以及口译活动的精准性。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跨文化因素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第一章主要介绍口译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相关概念,旨在突出跨文化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宏观角度看待口译和跨文化因素的关系,并提出本文的核心观念,即,口译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活动。第二章在明确译员在口译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前提下,首先提出了“跨文化因素”这个概念,并就跨文化因素对口译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第三章在前两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如何解决跨文化因素对口译产生的影响—提高译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本章中,作者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跨文化交流能力,包涵两个方面,即跨文化意识以及将这种跨文化意识运用到实际口译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