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或生命状态。我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了5天工作制,1999年推行了“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长假,学生的寒暑假则长达近三个月;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些闲暇时间,提高生命质量,是事关大学生人生意义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对广东省十几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休闲行为现状即大学生隐性体育休闲行为包括行为动机、参与诱因和大学生显性体育休闲行为包括时空选择、活动频度、项目选择、运动形式结群性、消费特征、目标管理及组织形式等进行调查;采用比较研究、数理统计、个案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休闲活动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积极性及其活动质量的因素包括: ①大学生自身的体育价值观; ②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及休闲教育理念的灌输; ③学校体育氛围和校园媒介的传播力度; ④高校课外体育的组织管理模式; ⑤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 ⑥大学生的经济来源等。 结合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教育战略目标,探索大学生体育休闲的发展,以期推动大学生体育休闲的全面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全面开展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休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在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中,偏重休闲教育。 ②高校要切实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加大校园媒介对休闲理念的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为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③结合广州大学城建设,相关管理部门应考虑学校体育硬环境增设。校与校之间,各系部之间努力实现体育资源环境共享,为学生体育休闲的全面展开提供设施保障。 ④利用广东省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调动学生主动性和想象力,多开展户外拓展(例如郊外定向越野、探险等)体育旅游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回归自然,为大学生体育休闲的开展提供广阔空间。 ⑤普通高校,特别是体育学院、体育系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体育休闲”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⑥普通高校应完善大学生的课外体育自治模式。构建以学生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等为龙头的多种组织形式,解决对大学生活动参与指导供不应求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