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yu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功能和风险分散功能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我国2005年开始试点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暂停,自其从2012年在我国重启后,在政府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尝试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实际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人们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前期,就对其可以提高流动性的功能有前瞻性的了解。在丰富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的同时可以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和信贷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梳理,探究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从理论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第一,盘活了存量信贷资产,以低成本的方式直接获得了流动资金;第二,改变了资产的期限结构,缓解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问题,提高了流动性;第三,在满足自身流动性要求后对证券化获得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时不需要向央行缴存准备金,可以获得额外的流动性;第四,减少了银行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增强了银行的融资能力,从而增加商业银行整体的流动性水平。
  基于前辈的研究结论和详细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这一研究假设,构建回归模型,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这与前人的研究和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对商业银行按照性质分组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分析,结果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显著提高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但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第一,大型国有银行规模较大,小规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对其影响有限;第二,信贷资产证券化最早在大型国有银行试点,其在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时流动性水平本就比较充足;第三,大型国有银行的实力雄厚,流动性管理水平较高,对证券化后获取的流动资金的再投资意愿较强;第四,大型国有银行相互持有对方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没有真正实现信贷资产的转移。
  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讨论的基础上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后续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首先,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其次,在样本和数据的选择上,本文数据较大,涵盖2005年至2017年6月,22家上市银行的半年度数据;最后,对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的影响做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不同。
其他文献
为响应国家教育部号召的停课不停学措施,做好在线教学尤为重要,而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缺少在线教学的经验,对教学效果与质量产生影响,为此笔者在下文中提出了一些方法,望有所借鉴意义。
中国股票市场的主要特点就是存在大量的投机性噪声交易行为,现有的许多文献认为,噪声交易会导致市场出现投机泡沫,从而提高股票市场的效率。也有学者指出,股票的个体性投机交易水平越高,其股票回报就越高,因为个体的噪声交易会导致投机价格泡沫的产生,进而提高股票预期回报。同时,机构交易者更擅长于投资,这也使他们拥有更高的股票预期收益。但是,这一结论和传统的观点相反,即Miller在1977年文章中指出,由缺乏
学位
本文研究了江浙沪城商行2010至2015年的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主要贡献有:第一,选取江浙沪地区的城商行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商行经营效率的研究更深入;第二,研究区间为2010至2015年,适应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三,在传统DE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理想DMU”和Malmquist模型,实证方法相对比较创新。本文对江浙沪城商行2010至2015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DEA二阶段研究,并深入分析了各城商行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行业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金融业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呈现以银行业为核心的基本格局。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印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143号文”),放松了对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和跨区域经营的市场准入限制。跨区经营作为银行一种重要的发展战略,不同类型和规
学位
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中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手段,2015年中国发生的并购事件多达6,976起。在收购的过程中,主要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和权益支付。根据控制权理论(ControlHypothesis),与现金支付相比,权益支付具有对主并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稀释的作用。根据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OrderTheory),由于权益支付具有更大的成本,因此上市公司应当优先选择现金支付。然而,选择采用权益
学位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家庭面临的金融投资决策越来越多,这也对家庭的金融知识做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知识有助于家庭做出更优的投资决策,实现更好的金融福祉。然而,当前我国国民的金融知识掌握水平不容乐观。从我国居民参与股票市场的情况来看,部分家庭采取完全规避风险的策略,不直接或间接配置任何股票资产。而有的家庭则一味地追求高收益,盲目跟风投资,不讲求投资策略,追涨杀跌,
学位
截至2017年11月,我国债券市场总余额达73.9万亿人民币,为全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债券市场。而信用评级机构,凭借其专业的信息搜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在信用债券市场中承担的职能为向市场提供与债券发行人和所发行债券违约风险相关的信息。然而,目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市场呈现出的一些特征(如市场集中度高、信用评级整体较高、信用评级的调降多表现为“断崖式”下降、信用评级对实际发生的债券违约事件预警有限等
学位
并购活动作为众多企业资本运作和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也是企业获取规模效益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行为。而近些年来,我国并购市场也发展迅速,公司并购交易日趋活跃,无论是市场内整体还是单个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频率都明显提高。例如启迪桑德(000826)在2009-2016年共8年间进行了16起成功的并购,虽然近两年并购市场有所收紧,但据万得金融数据终端统计,2015年曾是并购的大年,境内并购交易数量达596
学位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现金流操纵相关文献资料,从现金流操纵的概念和存在性、动机、手段、影响、计量方法等五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归纳,并进一步细化回顾了有关现金流操纵的信用评级动机及现金流操纵与信用评级、债券融资成本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于现金流操纵的存在性、动机和手段的研究为基于信用评级动机的现金流操纵行为的存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现金流操纵行为的影响,分析评级机构和投资者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金融机构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金融竞争不断加剧。面对竞争压力,根据国外金融机构的历史经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并购活动越来越频繁,因为并购活动可以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分散其经营风险,提高其利润,从而实现其竞争能力的提升。当前时期,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与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并购的理论研究和文献资料尚处于起步阶段,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