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选择不同的改性单体对PBS进行共聚改性,探索PBS共聚酯分子主链上的支化链段含量和支化链段长度对聚酯性能的影响。首先以1,4-丁二醇、1,4-丁二酸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通过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线性PBS,然后以同样的方法用1,2-丙二醇,1,2-戊二醇和1,2-己二醇替代等摩尔量的1,4-丁二醇合成一系列支链型PBS共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1,2-丙二醇酯)(PBSP);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1,2-戊二醇酯)(PBS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1,2-己二醇酯)(PBSH)。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乌氏粘度计、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偏光显微镜(POM)力学性能测试和流变性能测试,考察了PBS共聚酯分子主链上的支化链段含量和支化链段长度对PBS共聚酯的分子量、热学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合成的PBS及其共聚酯均为无规共聚物,数均分子量均在4.15×104~5.20×104之间,改性单体加入对PBS共聚酯的分子量影响不大。(2)支链型PBS共聚酯随着分子主链上支化链段含量或支化链段长度的增加仍表现出较好的热性能。(3)PBS及其共聚酯的晶型均为环带球晶,成核方式为异相成核,且结晶速率随着结晶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在相同的结晶温度下,随着PBS共聚酯分子主链上支化链段含量或支化链段长度的增加,相应的结晶速率均变慢;PBS共聚酯力学性能的变化与相应的结晶行为相吻合。(4)PBS及其共聚酯均表现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且共聚酯分子结构的改变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较复杂,其中支链型PBS比线性PBS表现出较高的零剪切粘度值、较好的弹性效应和应变硬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