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的集体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城乡结合部“村改居”的社区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可以说,集体产权问题是城乡结合部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本文即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前屯村社,从前屯改制这一引起全国性轰动的特定事件入手,去描述一个村落变迁中集体产权的建构与重组过程,并试图进一步探究该事件背后的乡土社会运行规则。 本研究选择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的方式搜集资料,即根据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者与被访者之间进行自由的交谈,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在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方面,我们采用质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从各个角度再现前屯集体产权的建构与重组过程,从而为当今的村落集体产权研究提供一个生动而翔实的个案。 本论文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导言主要介绍了问题的缘起、本研究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集体产权问题尤其城乡结合部农村的集体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新制度主义的产权理论框架下,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乡村集体产权的建构与重组这一经济行为进行研究与讨论,试图对该领域研究做出一种新的一种尝试,希望本文能对此类研究做出一些小小的贡献。 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准备与相关研究述评。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同时理论也要在实践中结合中国国情予以验证、补充和创新。本研究主要以新制度主义的产权理论为主体理论框架,并辅之以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对前屯集体产权的建构与重组过程进行分析。 在相关研究述评方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后期的“城中村”研究;二是建国以来我国在农村集体产权问题上的讨论。在对其中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同时指出了与本研究的相互关联和不同之处。 第三章是对前屯集体产权建构与重组过程的描述与分析。 前屯集体产权的建构与重组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产权边界的界定,这一层次的主要内容就是考察作为共同体的集体是如何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来自集体之外的其它组织和个人要求分享权利的挑战。二是考察在集体内部,经济权利是如何在集体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继而对该事件背后的乡土社会运行规则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