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概述了原子分子物理学的起源及发展,阐述了原子分子物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总结了处理类锂离子体系问题时的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评述了全实加关联(FCPC)方法的主要思想和重要成就。利用该方法计算了类锂Ti19+离子的激发态1s2nl(l=d,f,n≤9)的非相对论的电离能和激发能;将相对论效应(电子动能的相对论修正,Darwin项,电子-电子接触项以及轨道-轨道相互作用)和质量极化效应作为微扰,计算了它们对体系能量的修正;利用有效核电荷方法计算了电子的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对电离势和激发能的贡献。进而利用在计算体系能量过程中确定的波函数,通过计算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和自旋-其他轨道相互作用的期待值得到了类锂Ti19+离子的1s2nl(l=d,f,n≤9)态的精细结构劈裂。
在用FCPC方法得到的Ti19+离子的激发态能量的基础上,以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QDT)为依据,计算了这两个Rydberg系列的量子数亏损;将得到的量子数亏损作为输入,根据Rydberg公式又实现了对任意高激发态的能量的理论预言。
本文还计算了类锂Ti19+离子在长度、速度和加速度三种规范下的各种可能的偶极跃迁的振子强度;并将其由较低能域(价电子主量子数n≤9)拓展到从高激发态到连续态的整个能域,实现了从任一给定初态到相应Rydberg系列的所有分立态的偶极跃迁振子强度和到电离阈附近连续态的偶极跃迁振子强度密度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