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七大江河之一的松花江流域,是一条孕育了两岸青山绿水的水系,随着与周边国家经济政治合作的加强,松花江水环境已成为我国水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所承受的环境挑战也将越来越大。本论文以松花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了影响松花江水质的各种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重要性原则本文选取了包括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以及氨氮在内的8个水质监测指标作为松花江水质评价的基础指标。研究中采用的水质数据为2014-2016年石灰窑、柳家屯、古城子、兴鲜、二节地、两家子水文站、下岱吉、蔡家沟、同江9个断面指标的月度监测值。采用的水质评价方法为单因子和BP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各断面的进行排名,得出各断面的污染先后顺序,其次选取污染指标中的主要污染物。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得出最优的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分别对各个时期的断面进行评价,对各断面的污染等级进行划分,得出各断面的水质分类等级。本文因子分析法选用的软件为SPSS13.0,BP神经网络法选用的是MATLAB2010a。评价结果表明:九个断面中两家子水文站断面水质在1月冰封期最优,都是I类水体,同江断面1月冰封期水质最劣,接近并达到V类水体。从整体来看,1月冰封期水质整体优于三年平均水质。为了了解冰封期水质优于三年平均水质是1月份个别现象还是整体现象,对11月到次年3月的水质数据进行平均,然后进行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我们可以得知除同江监测断面外,其余断面冰封期水质整体优于非冰封期水质。通过两种方法来评价松花江的水质情况,为改善和治理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1)流域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总磷超标比较普遍,pH、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偶有超标,属于轻度污染;高锰酸盐指数本底值较高;冰封期有机污染加重。(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BP神经网络对松花江流域水质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断面V类和劣V类水质减少,Ⅲ类水质上升;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逐年降低,溶解氧含量升高。(3)最后根据松花江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四项环境保护对策和前瞻性研究,对松花江流域的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