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诊治是医学中的难题,对KOA的辨证论治是治疗的关键。本课题旨在探讨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根据患者膝关节X线表现对其进行影像学分级,并提取患者血液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高低,探讨其相关性,为膝骨关节炎早期诊断及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并为疾病诊治疗效及疾病预后提供判断性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共94例,由两名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每个患者常规拍摄膝关节正侧位片,采用Kellgren和Laerence评分标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其进行x线分级;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检测血液TNF-α值,化学发光法检测IL-6水平。最后收集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本次研究将膝骨关节炎分为了四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及风寒湿痹型。总共收入的94个病例中,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为多,分别占38.3%、31.9%。本次研究纳入的94例病历中,皆有X线表现的异常,且有93.6%的患者X线分级在2级以上,即有明确的骨赘增生或关节间隙的变窄。各证型之间在X线K&L分级上有明显差异,肝肾阴虚型患者较其它三型在X线表现上普遍要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而其它三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发现气滞血瘀型患者血清IL-6水平较其它三型为高,肝肾阴虚型最低,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意义(P=0.647>0.05)。而风寒湿痹组中TNF-a水平较其它三组均较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X线分级表现上,不同分级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有差异:分级为3级的膝OA患者血清中的IL-6较其它3级的要高,且与1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分级为4级的膝OA患者血清中的TNF-α较其它级的要高,与1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5)。X线表现的其它方面,如骨赘、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等,94例病历中83%的患者有髌股骨赘,83%的患者有胫骨髁间隆突骨赘,78.7%的患者有膝内侧骨赘,79.8%的患者有膝外侧骨赘。各区大多以骨赘变尖为主,只有3例无明显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以髌股关节间隙及胫股关节内侧间室多见,分别为45.7%和57.4%,胫股关节外侧间室狭窄在骨关节炎中相对较少,占25.5%。髌上囊高密度影在病例中出现率较高,占57.4%。出现软骨下骨囊肿的有10.6%,85.1%有胫骨平台下骨密度增高硬化的改变;此外,局部骨质疏松的病例有45.7%,关节内游离体占24.5%;胫股关节出现半脱位的占10.6%。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有40.4%,只有5例病例有膝关节外翻畸形。经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后发现,风寒湿痹型的膝OA患者X线表现上髌股区较其它三型容易出现骨赘,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肝肾阴虚型的膝OA患者X线表现上胫骨髁间隆突区较其它三型更不容易出现骨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它表现如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内游离体、局部骨质疏松、胫骨角、股胫角等方面,各证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X线结构的改变是膝骨关节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KOA患者基本都有X线表现的异常,且大部分的患者X线分级在2级以上。2、肝肾阴虚型患者较其它三型在X线表现上普遍要轻。3、风寒湿痹型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要高于其它型患者,各型之间IL-6水平无明显差异。4、X线分级为3、4级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分级1、2级的患者,而4级的比3级的又要略低。分级越高提示OA越严重,1-4级对应膝关节骨关节炎病程的早、中、晚期,说明在膝OA病程进展中IL-6水平逐渐升高,而到了晚期又有所下降。膝OA患者X线分级越高则血清中的TNF-α水平越高(P<0.05),证明随着OA的进展,血清TNF-α水平越来越高。IL-6、TNF-α水平的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OA的严重性。5、证型之间X线表现方面,风寒湿痹型的膝OA患者X线表现上髌股区较其它三型容易出现骨赘;而肝肾阴虚型的膝OA患者X线表现上胫骨髁间隆突区较其它三型更不容易出现骨赘。其它表现各证型间无明显差异。x线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辨证方面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