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公司理论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其产生于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基础之上。跨国公司理论立足微观层面的公司研究,并伴随全球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力度与频度的增加而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产生和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型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活动的兴起而发展,是用以描述在新型国际分工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将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细化分割后,分散到这些生产环节具有比较生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的新型全球分工现象的系统化的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形成略早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分工的深化而发展,也受到全球投资发展的影响;在跨国公司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针对生产的全球化行为、分工的深化和细化而产生的生产工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新型分工模式的研究,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进行,而针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则主要从宏观层面展开,因此,将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置于同一个研究框架下,将跨国公司对全球价值链结构发展的影响,和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对跨国公司的治理模式、结构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的研究两者进行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即,针对企业和针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分属不同研究层面,结合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视角切入:从跨国公司理论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出发,阐明了当前主要由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主导企业与跟随企业之间的治理模式对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与发展的影响。文章重点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被“低端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现象,并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国际经营指数等衡量了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发现中国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代工方式切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但跟随公司的价值链活动以及其与主导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互动也会影响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和形态。其后,利用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构建主导价值链、在已有价值链中产业升级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新型国际分工下可行且有效的“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升级建议。最后,在新型国际分工的框架下,对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