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与人类社会一并产生的一种交际工具,它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语言与社会和人的需求紧密相关,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批评话语分析是一门基于语言学,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交叉的新兴学科,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它主要以大众语篇为研究对象,而新闻语篇作为常见的大众语篇之一,是现代社会取得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批评语言学家认为,新闻报道并非对现实世界完全客观真实的报道,其内容会受到作者的意识形态、读者意识形态及其所属机构和政府立场的影响。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础,也是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将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尝试对中美媒体关于朝核六方会谈的新闻报道进行全面的批评性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双方新闻报道在整体数据、分类、及物性、转换、情态及主位选择等方面的差异,来试图揭示隐含在话语中的对朝鲜核事件的态度及意识形态不同。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找出一种透过对新闻报道语言表层结构的分析,揭示隐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意识形态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在报道篇幅与侧重点方面均存在差异。美国运用大篇幅报道此事件体现其对朝鲜核事件的关注,同时侧重于着重渲染核危机。相比之下,中国更倾向于小篇幅客观地报道会谈的进展。同时,中美两国均使用大量的引用他人话语来进行描述,容易混入笔者观点的间接引语与预先调整的间接引语使用最多。与中国相比,美国更倾向于模糊的间接引用来引导读者相信其观点。另外,中国对会谈抱以较乐观态度,而美国则较消极。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们从新闻报道中获取准确且有价值的信息也具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