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企业的投资体制不断进行改革,由财政主导型到银行主导型,直至现今的银行与资本市场前稍强后稍弱的并行结构。这一切的变化意味着企业已经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它需要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遵循市场规则来有序竞争,而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资金约束型经济,则企业能否制胜的关键又在于能否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资金供给制度的变革,资本市场的培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为企业低成本的自主融资创造了条件。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和企业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此时研究其他国家的企业融资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对它们之间的差别加以分析,深入企业融资结构形成的本质,将会对优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列述三种模式,以美、日、德三个国家的企业融资结构为例,阐述它们的形成的原因。虽然三国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是沿着“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顺序,与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优序融资”理论一致,通过比较找出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随着企业现代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的企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国企”,但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企业融资体制的变迁,决定了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既有传统融资体制“供给”的色彩,又具有现代企业自主融资的“自给”色彩,形成了现实环境所造就的特殊特征:一是企业内源融资不足,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发展失衡;二是场外企业外部融资的银行信贷主导,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失衡;三是场内企业直接融资中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发展失衡,但是种种不协调性正在下降。本文将进一步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上市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正在日趋合理,将与“优序融资”理论一致的结论。最后,根据美、日、德的启示,同时结合我国企业融资体制变迁以及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实证分析,对完善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提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促进企业内源融资的形成,使企业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协调发展;二是进行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和企业产权制度深化改革,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调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促进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