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了“非虚构”栏目以来,在中国文坛兴盛起来,“非虚构”逐渐在中国文坛兴起。在这个领域中,梁鸿的“梁庄”系列作品,即《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是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典型著作,获得了许多相关奖项,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对“梁庄”系列作品的研究,探讨“非虚构”文学的兴起原因,从主题选择、叙事特点、作品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关于“非虚构”文学的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非虚构”文学的源起、定义及其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按照文学发展的脉络,文学的“虚构”和“非虚构”对于文学的发展意义是贯穿已久的,现今的“非虚构”创作重新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介入,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精神回归。对于“非虚构”文学,至今在学界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通过对中国文学市场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非虚构”文学是一种带有特定创作特点的文学类型的集合。“非虚构”文学在中国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当今读者对“真实”的渴求,作家的不断转型,以及当今社会对文学的期待等,使得其成为近年来引人注目文学现象。论文第二部分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梁庄”系列作品进行了透彻分析,以总结“非虚构”文学的特征。在主题选择方面,作品的人物和故事选择自最底层的“吾土吾民”,具有的强烈的现实与理想相冲突的悲剧基调,这是“非虚构”文学“真实”特性的原材料。从叙事上来说,作者从历史、心理、现实、女性等多角度出发,运用内外视角的灵活运用,通过三重叙述法和多种语言风格,充分的表达了“非虚构”文学的“真实”,让读者投入到作品所描写的真实世界中,拥有或感性或理性的共鸣。这样的文学叙事,正是“非虚构”文学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自身特征:既有对客观事实记录的文献性的参考价值,又有超越客观记载而产生的文学的艺术意味。论文的第三部分总结了“梁庄”系列作品的意义和问题。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梁庄”系列作品拓展了文学表现的疆域,强化文学和现实的相互参与和渗透,显现文学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作品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品格,大众不仅参与了作品,更符合了当今文学受众的期待以及大众的审美趣味: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作品重塑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展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同时,“梁庄”系列作品也存在内容缺乏深度,文本结构松散的问题。这些结论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当今中国“非虚构”文学的意义和问题。通过对“梁庄”系列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得出了关于“非虚构”文学的一些结论,论文的第四部分总结了“非虚构”文学对当代文坛的启示。因为当今文学观念的不断变化,“非虚构”文学在中国兴起:它鼓励作者深入到不同的生活领域,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写作,对“介入”的写作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它让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得以有机融合,并引发了大众对文学的关注和思考。论文在最后一部分针对“非虚构”文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从“梁庄”系列作品的问题中可以看出,“非虚构”文学在之后进一步的发展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多样挑战,结合读者对“非虚构”文学的期待,“非虚构”文学如何在不忘“真实性”初衷的同时彰显文学艺术的精神内涵,是必须要在创作中时刻思考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