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季节动态、以及重要水鸟的繁殖和水鸟生境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鸟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2001—2002年的野外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201种,隶属16目45科。其中古北种有137种(68.2%),东洋种有18种(8.9%),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候鸟有187种,占总数的93.0%,其中尤以旅鸟占优势,共98种,占总数的48.8%。鸻行目、雁行目和鹳行目鸟类为优势类群,各占群落物种数的13.4%、11.4%和7.9%。这一群落特点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境状况及人为干扰因素有关。 共记录到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灰鹤等Ⅱ级保护动物28种。首次发现灰鹤(Grus grus)在河北省境内越冬。 2、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对衡水湖的水鸟进行了周年观察,分析了水鸟群落的种类和多样性组成以及水鸟迁徙动态。该地区水鸟种类以鹭类、鸭类和鹆鹬类为主,大多为迁徙鸟类,全年水鸟群落变动可分为4个阶段:春季迁徙期、夏季繁殖期、秋季迁徙期、越冬期。衡水湖鸟类种数存在季节变化,无论是从鸟的所有种类看,还是从水鸟的种类看,鸟类物种数量季节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迁徙鸟类的周年变化。 3、对衡水湖湿地春秋两季不同生境类型(苇场草地、草甸灌丛区、大面积水域等)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鸟类多样性秋季与春季相差不大;7种生境中,苇场草地的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大面积水域多样性最小。 4、在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芦苇荡生境内对须浮鸥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须浮鸥于3月下旬迁至河北省衡水湖自然保护区,9月下旬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伦文迁走。5月上旬开始进入繁殖期,属于群巢繁殖鸟类。卵大小均值为(35.4土1.3)mmx(27.9士1.2)mm,卵质量均值为14.3土0.99。双亲轮流孵化,孵化期为18~21d。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12h内即随亲鸟离巢。整个繁殖期内亲鸟及种群其他个体的领域性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