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运用PPP模式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人口持续向大中城市聚集,导致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需求。然而,在经济全球性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很多地方政府面临经济增速、财政收入等全面放缓的严峻挑战,政府债务风险蓄积,在此背景下,此前城市发展依靠土地财政、贷款等传统融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创新,来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和稳定融资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层面开始提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缩写PPP)模式。本文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的理论依据、实质及内涵做了详细论述,通过国内外PPP模式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尤其是郑州市在推进PPP模式方面的探索及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其次,对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定义及内涵,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和市场失灵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工具对PPP模式的来源、本质、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论述。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对PPP模式的分类、特征、评价方法、风险分析、相关技术及发展建议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再次,详细介绍了我国运用PPP模式发展历程及基本概况,郑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PPP模式推进的情况,以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为例,介绍项目推进情况及经验做法。同时,通过归纳国内外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通行做法和典型案例经验,得出当前国内外基础设施PPP模式的一般性做法和共性经验或启示。  最后,详细分析我国当前基础设施推进PPP模式面临的问题,结合国情,从制度层面,政府和市场层面,项目层面3个维度,提出了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构建完善配套制度;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打造诚信高效政府;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强化要素支撑保障,营造有利发展环境等建议。
其他文献
合理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是小学学科的重要核心,要让学生习惯于接受数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是理想的预期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课前或是课上提出的问
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它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又直接面向农民,承担着众多的职责和功能,任务繁杂,责任重大。可以说,乡镇政府的职能履行状况对于农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社区成为沟通群众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最主要的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是宣传路线方针,宣传国家法律政策,办理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