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术后谵妄(POD)是一种常见的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极高的死亡率、认知功能不全,影响预后。POD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高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POD,故老年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脑损伤仍然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问题。接受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较高,POD发生率较高[2],对患者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均产生极大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去寻找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以防治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POD。远隔缺血处理(RIC)包括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和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被广泛地报道能够预防多种器官诸如心脏、脑和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RIC的临床应用在治疗心肌梗塞和中风中受到限制。许多研究不仅证明了RIC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而且在动物模型中研究了其作用机制。正因为RIPC+RIPostC在骨科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是有争议的,故本研究旨在探讨RIPC+RIPostC对接受使用止血带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血清神经损伤生物标记物S100β蛋白、神经元特性烯醇化酶(NSE)与POD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目的:本研究拟探讨RIPC+RIPostC对使用止血带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神经损伤标记物与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本医院手术室接受择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Control组)和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RIPC+RIPostC组),每组40例。RIPC+RIPostC组患者于止血带充气前30 min实施RIPC,并于止血带充气结束前30 min实施RIPostC。具体处理措施如下:患者健侧下肢绑好充气式袖带,充气加压直至压力为200 mm Hg,保持5 min,随后袖带完全放气直至压力为0;5 min后再次充气加压,如此进行3个循环;C组将袖带绑于患者健侧下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操作。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T0)和止血带充气结束后15 min(T1)、术后12 h(T2)、24 h(T3)、48 h(T4)、5 d(T5)及7 d(T6)时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神经损伤标志物特异性蛋白100β(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术前1 d及术后1 d、3 d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测定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术后3 d内采用重症监护室(ICU)意识障碍评估法(CAM-ICU)进行POD的评估。在谵妄评估时间点,患者术后镇静情况采用改良的Ramsay镇静量表(1~6)进行评估,患者术后镇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估,使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评估围手术期焦虑和抑郁水平。神经认知测试在术前、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进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和痴呆症(AD)的评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并排除术前<24分的患者。记录术中、术后任何不良事件,如术中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记录90天死亡率、住院时间。3个月后,使用问卷收集与睡眠有关的数据、生活质量、焦虑和疼痛。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ASA分级、性别构成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吸烟史、饮酒史、术前血气分析结果、术前肺功能异常例数及基础血氧饱和度等差异均接近(P>0.05)。2.两组患者术中手术及麻醉参数的比较与Control组比较,RIPC+RIPostC组患者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总时间、失血量及液体入量均接近(P>0.05)。3.两组患者血清神经标志物水平的比较与T0时比较,T1~T6时两组血清学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和NSE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T1~T6时,与Control组比较,RIPC+RIPostC组患者血清学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和NSE水平明显下降(P<0.05)。4.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浓度的比较两组术前血清TNF-α、IL-6、IL-8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3 d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术前增高,但RIPC+RIPostC组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5.两组患者术后镇静镇痛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接近,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该研究中的受试者全部通过研究方案,无失访者。Control组共有13例患者(32.5%)在术后3 d内发生POD,27例患者(67.5%)未发生POD。RIPC+RIPostC组共有5例患者(12.5%)在术后3 d内发生POD,35例患者(87.5%)未发生POD。两组术后谵妄的严重程度无差异,RIPC+RIPostC组和Control组的谵妄平均持续时间(SD)无差异,分别为2.00(1.41)天和0.89(0.94)天,P>0.05。7.RIPC+RIPostC组基线MMSE的中位数(IQR[范围])为29(28-30[25-30]),Control组为29(28-29[26-30])。术后90天随访时,MMSE评分与基线检查时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共有4例(10%)患者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两组间POCD发生率无差异,P>0.05。POCD的发生率不受性别、ASA身体状况、术后谵妄的发生或其它围手术期因素(如教育状况和MMSE评分)的影响。8.两组患者围术期焦虑和抑郁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9.术中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均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10.在术后90天的随访期内,两组均无患者死亡。两组在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11.使用EQ-5D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的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使用止血带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清学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和NSE水平显著升高,发生炎症反应,POD发生率较高。2.RIPC+RIPostC可减低使用止血带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血清学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和NSE水平,降低POD发生率,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