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变化与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esn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纳斯河流域是西北干旱区的典型绿洲开发区,近年来耕地的快速增长导致生态发生了急剧变化,景观格局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通过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和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明确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向,对生态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借助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TM数据解译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分别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分析了20年的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和气象站点实测资料相结合,采用FAO56Penman-Monteith法,在ArcGIS建模计算研究区生态需水,得到生态需水空间分布图和20年生态需水动态变化图;最后在没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与景观格局响应关系研究。根据流域生态缺水分布图,在研究区确定生态需水满足与不满足两个代表区域,对比分析二者的关系。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90~2010年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景观类型逐渐从双向转化逐渐趋向单向转化,以草地与未利用土地转化为耕地与建设用地为主要特点,而且1990~2000年期间的景观类型变化幅度大于2000~2010年;耕地的优势逐渐上升,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优势逐渐下降,对景观控制作用逐渐减弱,导致景观优势度下降,多样性升高,趋于分离、破碎化方向发展;(2)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时空演变规律分析可控生态需水区域,生态需水量大约以2900万m3/10a在减少。中部平原区的生态需水定额明显高于南部的山区。各区域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山区生态需水增加,平原区生态需水减少,1990~2000年期间的变化幅度显然要大于2000~2010年。(3)玛纳斯河流域生态需水与景观格局关系研究山区在空间上,生态耗水量增加,植被多样性指数上升,蔓延度指数下降的趋势。时间上,生态耗水的增加,周边的蔓延度指数上升,多样性下降,反之,亦然;绿洲在空间上,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生态需水定额的变化无明显关系,时间上,生态需水定额减小,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周边的景观连通性下降,多样性上升,与山区的结论相反。生态需水定额的减少,将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其他文献
利用Hoffmann-Jφrgensen型概率不等式和截尾法,获得了行为NSD随机变量阵列加权和的q阶矩完全收敛性的充分条件.利用这些充分条件,不仅推广和深化梁汉营等(2010)和郭明乐等(2014
【正】 1986年6月到8月,南朝鲜考古学者在庆州龙江洞发掘一座古坟,坟中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陶器、铜器、石器、玻璃器等遗物。这座古坟原被房屋和田地环绕,称作“犬塚”、“高丽
经历重大疫情的小微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创新挑战,也使企业家身份焦虑成为常态。文章聚焦疫情暴发这一特定背景,将小微企业对政商关系的预期视为诱发企业家身份焦虑的逻辑起点
本文探讨了图式理论中语言、内容、结构图式与招投标文件翻译的关系,提出图式对译者是否能出色发挥其中介作用、使译文最大限度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具有不可小估的影响。商务英
为设计一款电路简洁、走时准确、功能齐全的家用电子万年历,利用AT89S52单片机进行可编程控制,结合外围温度传感器、液晶屏等,实现了万年历的时间日期准确显示,人性化的闹钟
本文中的小麦耐盐性鉴定指标是指种子发芽率、幼苗存活率、根长、苗高及苗重、分蘖数、籽粒重和产量、植株地上部的K+/Na+比率。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标包括:细胞膜透性、ATP酶活
旧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其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使建筑的保护问题逐渐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分析我国现状,结合广州芳村水泥厂的改造方案,提出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性再利用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召开,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建设美丽中国杭州样本新篇章。
崂山道教在道光之前,出现了一批具备各方面才能的优秀道士,多所道观都得到了重修,道士人数也有所增加,从而较好地维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明代嘉靖以来的中兴局面,实现了崂山道教
<正>高职高专层次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育是目前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中唯一认可批准开办的美容医学类专业[1],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定位是医疗美容和美容保健两大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