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本的话语分析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47997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具体地分析了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女性话语方式和女性话语类型.在女性话语方式方面,从时间、意象、视角三个角度来阐释.她们对女性话语方式的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觉性.是因为这些叙事方式正好契合了她们主题表达的需要,是她们遵从自我内在感受的结果.而不只是"为了技巧而技巧".林白就在《一个人的战争》里承认:"这是典型的女性女性写法,视点散漫,随遇而安."而很多男性作家对叙事方式的选择,很多时候附有"意义的指归"这一目的.较之女性作家,他们的选择更有理性,意图比较明确.在女性话语类型方面,该文则从颠覆和寻找两个大的角度来分析.具体分为成长的孤寂和死亡意识、"杀"父意识和恋父、情结姐妹情谊和性别乌托邦三个小版块."仇"父、"杀"父意识是颠覆思想的极致.而在颠覆的同时,她们又在不断地寻找自身,寻找自己的成长史,寻找自己的情感寄托,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这两个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因为女性对父权的颠覆中交织了对"父亲"的依恋,而在寻找中又有不少的失落和伤痕.孤独感、死亡感第一次大量地出现在女性的成长文本里;对异性的失望她们转向了姐妹情谊,但这种情谊在现实面前的不堪一击,从而瓦解了另一个神话.同时,该论文也考虑到女性文学今后的发展方向问题,对现有的"超性别写作"等命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种系统地研究女性话语,对女性话语进行全面的整合和梳理,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非常有意义.
其他文献
在谈到中国文学时,曾有人做过如此的概括:"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而法国19世纪的文学史家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明确地把地理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认为它们是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长篇小说成为文坛热点,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短篇小说所受关注远不及中长篇小说.在短篇小说这个渐渐被遗忘的角落,文学批评界对当前默默坚守在短篇小说阵
李瑛是当代新诗史上有着独特艺术才情和个性的诗人.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审美存在,李瑛视诗歌意象为诗歌本位和重视意象化的意象观,以及张扬真善美与诗人人格力量的创作理念,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