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为中华民族振兴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新时期,随着国内外民族关系日益复杂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团结教育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有56个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民族间的交流与摩擦逐渐增多,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与事件呈上升趋势,对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快捷的网络信息使民族团结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本文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自己的几点对策。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的情况进行概述。在对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追述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介绍加强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的背景,结合河南省省情,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阐述河南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着手,发现问题的根源。  第五部分对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进行理性思考。从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提出河南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本文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发展之路,以期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达到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的目的。
其他文献
学位
周恩来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优秀品质完美结合的典范。周恩来精神不仅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
伴随现代意义上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如何准确认识和定位大学的社会功能,充分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既存在着时代性差异、民族性差异,也存在不同学科和理论视角的
新的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方式与宽容的基层民主政治环境,在传统强职权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过程中,社区自治成为城市社区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全国各地许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