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邯邢地区是我国矽卡岩型铁矿床的重要区域,自上世纪以来,无数地质科学家在此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对丰富成矿理论有着重要的贡献。在邯邢地区,传统的矽卡岩铁矿成因模型有接触交代成因、矿浆成因两种观点。近年来,苏尚国和汤中立(2010,2012)提出“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成矿理论模型。尖山岩体位于武安玉石洼铁矿北部,在其剖面上,三类磁铁矿由下到上过渡出现,下部玉石洼铁矿的磁铁矿具有高Ti高温矿浆成因特征,中部二长岩内的脉状磁铁矿多具有Si含量较高的热液成因特征,上部灰岩中脉状高Si(Si02>1%)磁铁矿的出现是热液成因特征,其与方解石平衡共生,自形。空间上磁铁矿由下至上,元素由高Ti向高Si的连续变化特征显然是不同于传统的矽卡岩矿床的成矿特征。通过对此三类样品的主微量元素分析发现,下部玉石洼块状磁铁矿向上部的结晶灰岩中的磁铁矿具有Ti含量逐渐减少和Si、Mg含量逐渐增加,流体活动逐渐增强的特征。高硅磁铁矿(Si02>1%)的形成与流体作用有密切关系,很可能是流体晶矿物。高硅磁铁矿由S.A.Shcheka(1977)等人率先提出,后人Shiga(1989)等人发现日本釜石Cu-Fe矽卡岩矿床中存在含量较高的硅磁铁矿,由此Hidehiko Shimazaki(1999)定义含有超过1%的硅的磁铁矿,缺少除Fe2+和Fe3+外的的其他成分,称为高硅磁铁矿。而磁铁矿Fe-V/Ti判别图解显示下部玉石洼铁矿具有矿浆成因,二长岩和结晶灰岩中的脉状磁铁矿具有热液成因,磁铁矿由下部到上部具有矿浆成因过渡为热液成因的连续过程。对出现这种不同于传统矽卡岩成因模式的特征,笔者通过研究高Si磁铁矿的成因,证实其是由流体直接结晶形成的矿物,结合空间上磁铁矿元素由高Ti向高Si过渡的特征,满足岩浆通道成矿系统的成矿模型,即岩浆演化晚期,深部含矿熔体与富含挥发分的流体相混合,流体由于压力作用溶解大量金属溶液作为大量成矿物质,当流体注入熔体中的体积足够多时,由于流体超压和地壳构造应力的驱动,“含矿熔体-流体流”由深部沿岩浆通道(构造薄弱带)快速上侵的能力,至地壳浅部熔体结晶形成高Ti磁铁矿,继而流体析出高Si磁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