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在常规模式与胸痛中心(CPC)模式下救治的行PPCI的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指标,救治效果及预后情况来评价CPC建设对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及分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参照中国胸痛中心要求于2017年9月正式创建标准版的胸痛中心(CPC)并通过审核。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胸痛中心创建前救治的行PPCI的STEMI患者143例作为中心创建前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胸痛中心创建后救治的行PPCI的STEMI患者272例作为中心创建后组。中心创建前组患者按常规流程进行抢救和治疗,中心创建后组患者依照胸痛中心流程进行救治。2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清肌酐值。入院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LVEF、LVEDD,化验BNP浓度;记录救治时间指标(入院后第一份心电图时间、导管室启动至激活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后死亡率、再入院率、心衰发生率,复诊时记录LVEF、LVEDD、BNP浓度。3相关指标定义3.1心衰的定义根据心力衰竭Killip分级,2级及2级以上定义为发生心衰。3.2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2B)定义患者进入医院大门至球囊在罪犯血管扩张所用时间。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清肌酐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测定两组患者的LVEF、LVEDD、BNP浓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心创建后组完成第一份心电图时间为6.20±3.10min,短于中心创建前组时间26.10±10.20 min。中心创建后组导管室启动至激活时间为22.05±16.12 min,明显短于中心创建前组时间62.03±18.12 min。中心创建后组D2B时间为88.02±30.01 min,明显短于中心创建前组168.08±79.06 min。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心创建后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50%(7/272),心衰发生率为19.80%(54/272),低于中心创建前组死亡率6.30%(9/143),心力衰竭发生率26.50%(38/143),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心创建后组患者住院天数为9.03±3.12天,住院费用为36723.8±8432.50元,均低于中心创建前组住院天数13.03±3.98天与住院费用47934.60±9397.5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出院6个月后中心创建后组左室射血分数49.00±17.30%高于创建前组41.00±18.20%;中心创建后组的左室舒末径54.00±15.00mm、BNP浓度141.00±102.20 pg/ml、再入院率6.25%(18/143)、心衰发生率10.30%(28/272)及死亡率2.20%(6/272)均低于中心创建前组的左室舒末径61.00±17.00 mm,BNP浓度254.00±119.10 pg/ml,再入院率12.60%(18/143),心衰发生率25.90%(37/143)及死亡率5.60%(8/14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胸痛中心建设有效的缩短了STEMI患者的院内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和救治水平。2胸痛中心建设降低了STEMI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降低院内及出院后死亡率、心衰发生率,同时降低出院患者再入院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