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制定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促发展,因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但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随之而来的是人才培养策略的变革,以往注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面临的挑战正在逐渐加大,未来本科人才培养必须要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地位,另一方面国家对科教融合、科技育人等政策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高校在回应国家所提出的"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时,也亟需立足自身实际,提升高校科技对本科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构建系统、完善的高校科技育人模式。本研究所依据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源自生态学领域,创新生态系统即有创新主体、环节和要素之间所组成的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最大的特征是多样性合作、自组织协同、开放式共生,能为科技育人模式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支撑。
研究目的:
1.编制高校科技育人调查问卷教师版与学生版,并对案例高校进行问卷调,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总结出案例高校科技育人现状。
2.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开放互通、协同共生、共同进化的机制特征,提出高校本科科技育人模式,并为其他高校提升科技育人功能以及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3.通过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初步构建高校科技育人模式,丰富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概念与运用范畴。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一: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及高校科技育人的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源,利用中国知网、万方、linkdirect等文献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信息平台全面检索高校人才培养、科技育人、科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主题相关文献: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检索科技育人、创新型人才培养等相关政策,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本科人才培养情况。
研究内容二:编制高校科技育人现状调查问卷并进行现状调查根据文献研究结果,构建高校科技育人现状调查教师与学生问卷的整体框架,设计访谈提纲,对7位科技管理、教育管理相关专家、一线教师以及高校科研人员进行专家访谈,根据访谈结果进一步优化教师、学生科技育人现状调查问卷的维度与条目。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调整、完善,最终确定高校科技育人现状调查问卷。
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广东省某医科大学的教师、学生进行正式调研,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以及纸质问卷收集数据。对收集到的177位教师、450位学生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运用描述性分析总体展现教师与学生在各维度的得分情况,运用差异比较分析不同特征的教师、学生在各维度的差别,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特征,对案例高校内外制度环境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高校科技育人现状。
研究内容三:依据理论基础与现状实际初步构建高校科技育人模式
以案例高校为例,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针对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以及发挥科技育人功能中存在的问题,整合资源、重塑组织架构,初步构建科技育人模型,并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提出策略建议。
研究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
①教师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925,各维度α系数分别为0.871、0.860、0.863、0.769。学生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920,各维度G系数分别为0.900、0.877、0.852.教师问卷4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60%,因子载荷量>0.400,学生问卷3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60%,因子载荷量>0.500。
②教师理念认同水平相对其他维度较高,理念认同得分最高为4.23±0.627分,教师转化实践水平相对其他维度较低,教学转化得分最低为3.30±0.960分:不同特征组的教师在理念认同、环境支持、转化实践维度的差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教师组、不同课题项目数、不同授课门数在教学实践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特征组在教学实践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理念认同、环境支持、教学实践、转化实践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教师问卷各维度与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767~0.863,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460~0.662;理念认同对教学实践起正向影响作用(B=0.777>0),环境支持对转化实践起正向影响作用(B=0.670>0)。
③学生科研需求水平相对其他维度最高,科研需求得分最高为3.65±0.591分,学习方式水平相对其他维度最低,学习方式得分最低为2.80±0.738分。不同年级学生、不同学分绩点学生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在环境支持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取得科研成果、不同年级组、不同绩点组在学习方式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取得科研成果、不同年级组、不同绩点组、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在科研需求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组别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学习方式、科研需求、环境支持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学生问卷各维度与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717~0.894,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451~0.506;环境支持对学习方式(B=0.560>0)、科研需求(B=0.503>0)起正向影响作用。
2.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校内外因素分析结果
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导向创新型人才需求,但政策层面细化程度不足,高校发挥科技育人功能缺乏具体的引导与规范。高校科技资源丰富,但高校科研与教学活动性质方面差别明显,科技资源进行教学转化难度较大,且重科研轻教学情况仍然存在。
研究结论:
1.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案例高校科技育人的实际情况。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客观分析案例高校科技育人现状,总结出案例高校特点以及构建科技育人模式面临的问题,需要关注外部政策、人才需求变化,内部关注科技与教学要素差异、青年教师能力问题、教师群体在进行科技资源教学转化时面临的障碍以及本科生的科研需求与学习方式问题,加大对教师与学生参与到科技育人活动中的政策、资金与环境支持。
2.以问题与特点入手,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结合案例高校实际,确立科技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框架,初步构建科技育人模式,对该模式的框架、要素进行总结。在完善制度设计、重塑学校组织架构、整合育人资源、提升教师群体素注重本科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
研究目的:
1.编制高校科技育人调查问卷教师版与学生版,并对案例高校进行问卷调,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总结出案例高校科技育人现状。
2.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开放互通、协同共生、共同进化的机制特征,提出高校本科科技育人模式,并为其他高校提升科技育人功能以及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3.通过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初步构建高校科技育人模式,丰富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概念与运用范畴。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一: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及高校科技育人的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源,利用中国知网、万方、linkdirect等文献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信息平台全面检索高校人才培养、科技育人、科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主题相关文献: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检索科技育人、创新型人才培养等相关政策,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本科人才培养情况。
研究内容二:编制高校科技育人现状调查问卷并进行现状调查根据文献研究结果,构建高校科技育人现状调查教师与学生问卷的整体框架,设计访谈提纲,对7位科技管理、教育管理相关专家、一线教师以及高校科研人员进行专家访谈,根据访谈结果进一步优化教师、学生科技育人现状调查问卷的维度与条目。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调整、完善,最终确定高校科技育人现状调查问卷。
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广东省某医科大学的教师、学生进行正式调研,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以及纸质问卷收集数据。对收集到的177位教师、450位学生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运用描述性分析总体展现教师与学生在各维度的得分情况,运用差异比较分析不同特征的教师、学生在各维度的差别,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特征,对案例高校内外制度环境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高校科技育人现状。
研究内容三:依据理论基础与现状实际初步构建高校科技育人模式
以案例高校为例,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针对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以及发挥科技育人功能中存在的问题,整合资源、重塑组织架构,初步构建科技育人模型,并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提出策略建议。
研究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
①教师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925,各维度α系数分别为0.871、0.860、0.863、0.769。学生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920,各维度G系数分别为0.900、0.877、0.852.教师问卷4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60%,因子载荷量>0.400,学生问卷3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60%,因子载荷量>0.500。
②教师理念认同水平相对其他维度较高,理念认同得分最高为4.23±0.627分,教师转化实践水平相对其他维度较低,教学转化得分最低为3.30±0.960分:不同特征组的教师在理念认同、环境支持、转化实践维度的差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教师组、不同课题项目数、不同授课门数在教学实践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特征组在教学实践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理念认同、环境支持、教学实践、转化实践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教师问卷各维度与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767~0.863,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460~0.662;理念认同对教学实践起正向影响作用(B=0.777>0),环境支持对转化实践起正向影响作用(B=0.670>0)。
③学生科研需求水平相对其他维度最高,科研需求得分最高为3.65±0.591分,学习方式水平相对其他维度最低,学习方式得分最低为2.80±0.738分。不同年级学生、不同学分绩点学生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在环境支持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取得科研成果、不同年级组、不同绩点组在学习方式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取得科研成果、不同年级组、不同绩点组、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在科研需求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组别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学习方式、科研需求、环境支持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学生问卷各维度与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717~0.894,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451~0.506;环境支持对学习方式(B=0.560>0)、科研需求(B=0.503>0)起正向影响作用。
2.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校内外因素分析结果
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导向创新型人才需求,但政策层面细化程度不足,高校发挥科技育人功能缺乏具体的引导与规范。高校科技资源丰富,但高校科研与教学活动性质方面差别明显,科技资源进行教学转化难度较大,且重科研轻教学情况仍然存在。
研究结论:
1.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案例高校科技育人的实际情况。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客观分析案例高校科技育人现状,总结出案例高校特点以及构建科技育人模式面临的问题,需要关注外部政策、人才需求变化,内部关注科技与教学要素差异、青年教师能力问题、教师群体在进行科技资源教学转化时面临的障碍以及本科生的科研需求与学习方式问题,加大对教师与学生参与到科技育人活动中的政策、资金与环境支持。
2.以问题与特点入手,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结合案例高校实际,确立科技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框架,初步构建科技育人模式,对该模式的框架、要素进行总结。在完善制度设计、重塑学校组织架构、整合育人资源、提升教师群体素注重本科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