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加速期,政治体制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文化价值的重构等促使了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作为衡量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女性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快速的分化。也正是由于社会转型的种种特殊性导致了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分层的自身独特性。本文从社会分层与性别分层的视角,描述当代中国女性整体社会分层轮廓,与中国整体社会分层状况和男性群体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比较,探寻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分层的独特性以及结构特点,揭示女性分层的发展趋向。同时,还运用卡比尔的社会关系分析模式来对造成女性分层状况与男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制度层面的探讨和分析。本文基于的理论假设是:第一,我国女性群体的社会结构与男性相比,与理想型的社会结构差距更大,女性群体的社会分化比男性更加严重;第二,男主女从的社会状况并未改变,男性和女性仍然处于支配与被支配的地位;第三,家庭主妇群体在不断扩大,这是社会发展的倒退,不利于女性群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研究的结果充分论证了上述假设的存在。首先,从女性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来看,处于社会上层女性人数很少,而且大量女性处于社会各阶层的边缘。其次,从女性的社会流动趋势来看,与男性相比,女性向上流动的比例较低,而水平流动和向下流动的比例较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此外,我国女性的教育程度与就业水平严重脱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初等教育阶段义务教育的大力实施和中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普及,女性与男性在教育资源的享有上差异逐渐减小,然而,男女两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却仍然呈现较大差距,男女两性就业率与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成正比。另外,女性的特殊群体家庭主妇群体在我国当前有扩大的趋势,这重新将女性置于依赖和从属地位,不利于女性自身的发展。本文以比较独特和新颖的性别视角研究我国当代的社会分层情况,以及对家庭主妇等特殊女性群体的关注,是文章的创新之处。本文的总体逻辑思路是从总体描述到分层论述,再进行评价总结,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以次来探讨我国女性群体的社会分层总体情况、典型阶层女性的现状及与本阶层的男性群体相比的差异、最后再对女性群体弱势化的原因进行制度化的分析,对改善女性弱势地位、促进社会结构向健康形态发展提出建议。其中,在导论里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中用到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模式和现状,特别是将女性群体整体的分层状况与整个社会分层状况及男性群体的分层状况进行了比较。同时,将国际视角纳入研究范畴,将我国女性社会分层情况与上世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在第二章到第五章中,分别从上、中、下、底层四大类社会阶层中分别抽取公务员阶层,白领阶层,农民工阶层、农村留守妇女和城镇下岗阶层等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群体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此阶层中女性群体的生存状况,比较同一阶层中女性群体与男性群体的差异,分析其较之男性群体弱势地位的制度原因,并提出改善这种现状的政策建议等。第六章重点研究经常被排斥在主流分层研究的社会阶层之外的“家庭妇女”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除了对她们的生存状况进行研究,还重点考察这个群体在社会新时期的发展新趋势。第七章对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分层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运用卡比尔社会关系分析法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进行分析,并最终提出了改善女性社会地位,促进全社会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之间、女性群体内各阶层之间和谐发展的展望和建议。本文主要是以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运用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