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数百年来,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最基本、最常用的创面修复方法。皮瓣的坏死或部分坏死,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伴随整形外科事业的发展,皮瓣坏死的防治及机理研究,一直是临床医师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促进皮瓣成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多集中于血管扩张剂、血管生长因子和控制炎症阻止中性粒细胞粘附的药物,即促进皮瓣的血运重建,从而提高皮瓣的成活率。经统计,临床皮瓣失败的原因,大多数是静脉回流问题,淤血的组织微循环内可能形成血栓,影响组织的营养,最后导致组织的坏死,即使组织成活,皮瓣可能变得僵硬,还有色素沉着。因此抗凝治疗防治皮瓣静脉淤血进而改善皮瓣的成活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一直以来,因缺乏一个理想的静脉淤血皮瓣模型,故对皮瓣的静脉淤血的实验研究较少。在抗凝治疗中,具有较强抗凝、抗血栓作用的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上广为应用,明显提高了皮瓣的成活率,但在肝素治疗过程中,有引起组织出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等全身或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水蛭素是迄今为止最强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凝血酶的蛋白酶解作用;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和聚集;降解纤维蛋白的特定肽链,阻止血栓形成并融解已经形成的血栓等。水蛭素与肝素等传统的抗凝药物相比,其治疗剂量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轻,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本实验通过阻断兔耳主要静脉回流通道,而保留其动脉血运建立淤血皮瓣模型,局部分别应用重组水蛭素和低分子肝素,观察并比较两者对静脉淤血皮瓣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健康普通大耳白兔18只,雌雄不拘,体重(2200±200g),随机分为3组:1个对照组(A组:注射生理盐水组)和2个治疗组(B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C组:重组水蛭素治疗组),每组6只,实验前晚停止喂饲,按0.2 mg/kg体重、2%戊巴比妥钠右耳缘静脉注射麻醉,麻醉后侧卧位,固定四肢,消毒铺无菌巾。在左耳背部设计宽为3cm、长为6cm的、以含耳中央血管、神经为蒂(蒂宽1cm)的轴型皮瓣。在光学放大镜下,分离耳中央静脉和神经,并于蒂部切断并结扎,一并结扎其他旁支静脉,创面用5-0丝线结扎止血。制成以耳中央动脉为唯一血供、1cm宽的蒂部为唯一静脉回流途径的静脉淤血皮瓣模型。治疗组分别在术后立即给予皮瓣下三点、均匀注射水蛭素(1U/1ml/皮瓣)或低分子肝素(625IU/1ml/皮瓣),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1ml)生理盐水,皮瓣用5-0丝线原位缝合,无菌敷料保护。术后观察皮瓣表面毛发脱落情况,血肿形成情况,皮瓣存活率,组织学观察皮瓣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情况,中性粒细胞附壁及红细胞聚集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皮瓣内VEGF蛋白的含量。
结果:①肉眼观察:皮瓣形成后所有皮瓣均肿胀明显,远端淤血形成,颜色暗红。术后第一天,对照组颜色明显深于治疗组。血肿形成情况:重组水蛭素治疗组1例(1/6),低分子肝素治疗组2例(2/6),生理盐水对照组4例(4/6)皮瓣下出现明显的血肿。②各组皮瓣成活率:低分子肝素及重组水蛭素治疗组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2.33±1.67)%与(94.83±1.91)%,均比生理盐水对照组(77.93±1.18)%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组水蛭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皮瓣成活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皮瓣内VEGF测定:重组水蛭素治疗组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皮下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红细胞聚集均较对照组为轻,重组水蛭素治疗组皮瓣中VEGF含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多。
结论:本实验通过局部注射低分子肝素及重组水蛭素治疗兔耳静脉淤血皮瓣,明显减轻了皮瓣内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血栓形成、红细胞聚集、中性粒细胞附壁,促进了皮瓣的成活,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组水蛭素的应用还可促进皮瓣内VEGF的表达,促进皮瓣血管生成,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可进一步加强重组水蛭素在防治皮瓣坏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