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疗效的影响分析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许多与脊柱手术类似的骨科手术都伴随术中失血多的情况,为了避免异体输血,许多血液管理策略被提出。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红细胞回输。我们回顾了我院2003年-2012年间行脊柱手术回输红细胞患者与未回输红细胞患者术后发病率与住院时间的比较。  【目的】:  回顾2003—2012间我院大型脊椎手术、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住院期间发病率和住院时间,并与未应用自体血回输、具有可比性手术椎体阶段的脊椎手术患者对比,评估术中自体血回输对大型脊椎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发病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方法】:  回顾我院2003年至2012年期间大型脊椎手术患者资料纳入标准为:①病情依ASA分级在Ⅰ~Ⅲ级(患者无或有轻、中度脏器病变,但在代偿范围内);②常规择期手术;③术前预计出血>500毫升;④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无异常;⑤患者要求自体血回输。  排除标准:①椎体肿瘤患者;②脊柱复合性创伤;③急诊脊柱手术;④切口局部有感染灶、存在潜在感染病灶;⑤排除血液系统病变(镰状细胞贫血症);⑥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⑦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异常⑧围术期出现严重并发症;⑨病历研究资料不全等可能影响本研究中观察指标的患者。  根据是否采用自体血回输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5例,对照组451例,两组共计856例。  主要终点为发病率、病死率与住院天数;次要终点为术中异体血输注量、感染及伤口愈合情况通过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定量资料,采用频率、构成比描述定性资料;单因素分析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  脊柱手术患者采用自体血回输的平均次数约为2次,自体血总回收量为208600ml,平均回收血量为(504.59±344.89)ml,实验组术中回输红细胞的量低于对照组(t=2.787,P=0.006),在校正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动脉穿刺、静脉穿刺、慢性病史、累及节段数和ASA分级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自体血回输与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术后贫血、术后伤口愈合程度和治疗效果均未发现存在有关联性(P>0.05),尚不能认为自体血回输影响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疗效。  【结论】:  我们资料显示,大型脊椎手术患者行术中自体血回输不降低住院期间发病率和住院时间,但可以降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考虑到异体血液的相关风险,我们的研究支持对大型脊椎手术患者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然而,术中自体血回输对大型脊椎手术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仍有待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日趋迅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英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要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拓
所谓的反思性学习,指的是在数学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在数学教师讲解完成后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得到新的收获的教学方法.学
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城市微观层面的体验空间,是居民的生活基本单元.基于北方工业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仍困扰部分地区在地居民的背景下,文章以北方工业城市居住区景
近几年来,一带一路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受到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并且在学术界也及其了不小的研究浪潮,大量的研究机构开始了对“一带一路”的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尤其是
课堂用语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纽带,课堂用语的使用会直接影响课堂效果.本文通过总结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课堂用语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使用课堂用语
英语是一门具有工具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1].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工具性教学上,只注重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
社会不断进步,教育改革深入发展,音乐教育中更加关注素质教育,要求初中音乐老师要加强师生互动,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初中音乐教学向现代化发展.本篇文章对师生互动含义及其
本文对现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模具成型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从模具的设计要点、设计步骤以及机械制造模具成型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相关技术开展探讨,同时针对模具成型